用户流失,该怎么分析?
只看数据似乎完全看不出什么流失原因,只知道用户已经X个月没有来了,也不知道看到这个能干啥
门户网站运营分析
用户流失分析常见错误☆错误:试图挽留每一位用户
不购物了就发券,不登录了摇转盘
每种业务都要关注自己的核心用户
网站是怎么运营的
这是分析最常见的错误,很多新人都会踩这个坑
用户没钱了
可压根没数据,于是大眼瞪小眼
这是另一个常见错误
在流失率实际增高以后才开始分析
结果木已成舟,用户都跑了,分析了也没啥用
网站代运营怎么样
对于影响用户活跃的事件要尽早关注,对于核心用户活跃率要紧密跟踪,避免事后做无用功
新开网站怎么运营
用户流失分析基本思路用户流失分析的目标是把流失率关在笼子里,因此在数据上,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流失率走势,尤其关注三类问题(如下图所示)
网站运营
由一次经验水平,并且居高不下
流失率从某时间开始持续增高,未见好转迹象
流失率是一个和活跃率相对的概念
虽然我们习惯上会给一个:用户X月不登录外部、系统商品…)
这样就事论事,更容易看出结果
在设计挽留方法时,也更容易对症下药
找到真正让用户不爽的原因,比单纯的塞优惠券更能保留用户
客观上:只要有优惠活动,就会吸引套利的羊毛客,这类用户天生流失率就高
主观上讲:运营方为了制造好看的数据,也会减少限制,留下套利空间
比如新用户注册,由拉新活动产生的用户生命周期流失率很容易明显高于正常新用户的(如下图),之后N个月,这一批用户流失率势必高
因此,在做活动的时候,就得提前考虑相关后果
正面事件不同于负面,该做还得做,我们全面评估它就好了
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策划、运营不想面对的,这里实际考察的是大家的节操值
诊断方法,可以参照用户生命周期理论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数量超过个再看我们专门分享噢
在应对系统型问题时,不同阶段考虑的重点不同
一般在进入期,会无差别改善
在进入期,用户实际上还没有体验到我们提供的核心卖点,因此需要无差别改善流程,让用户尽可能体验到核心卖点再说
进入成长期后,边缘用户、羊毛用户会被淘汰,用户价值也开始分化
有可能我们能诊断出问题,但解决方案并不好使唤,并不能改善数据
这中间可能要很多次试验、尝试,因此需要做好观察和记录,打持久战
因为实际上流失率、活跃率、留存率等数据,经常出现不规则小幅度波动,而不是大幅度持续增长
甚至还有流失率涨了几天,分析报告还没写出来丫就跌回来了,真是尴尬
因为单次的重大事件最容易被识别到,容易通过数据看清楚
同时,往往一系列事件是导致系统型、持续型问题的根源,能识别具体事件对处理其他问题也有帮助
如果真解决不了,就设立观察指标,先追踪起来
所以,此类业务用户流失是个倒计时沙漏,在接触到用户的第一时间要搞清楚用户状态:用户需求是什么、对比了哪些竞品、是否已经开始议价,这样可以大概判断: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多少
而不是傻傻不分需求,按部就班介绍、跟进,黄花菜都凉了
只要用户还停留在平台上,就持续做唤醒
总之,只要用户价值足够大,就不抛弃、不放弃
两者在用户生命周期上积累的数据量不一样
互联网行业数据较多,往往可以记录用户从点击推广链接落地页注册浏览下单全过程,因此常采用漏斗分析法,看流失用户会卡在哪些步骤,锁定问题点做改进
特别是新人注册阶段,往往是无差别优化
传统行业往往只有消费数据,因此只能用消费频次、消费间隔来衡量用户
通过魔法数字的大小对比,可以知道自己与对手的差距
至于用户到店迎客体验服务评价等行为层面,完全没有数据,需要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补齐
这里主要是提醒,业务间差异很大,虽然流失的定义可以定成XX月不登录不购买
但是实际流失场景可能早就发生了,制止流失的关键动作也有可能没有数据记录
多结合具体业务思考办法,比机械码数字管用
可从本质上看,是因为会导致用户流失的原因,与用户生命周期、用户分群、用户决策流程、用户成长路径、新用户转化流程、用户体验、用户MOT、竞品影响等众多因素有关
本质上,用户流失分析难,难在:做分析的同学们很少懂用户运营的业务
拉一个做分析的同学出来问:生命周期该是多长
行业性留存率是多少
核心用户是什么群体
核心卖点是什么体验
竞争对手有多大差异
最近运营发生了啥事
……回答都是:不太知道
甚至是:统统不知道
他只知道计算个流失率的数据,然后按用户年龄、性别、注册渠道、购买频次……等指标做一大堆交叉表
然后对着一组组数据%、%、%的差异发呆:到底说明什么了呢
总之分析不仅仅是跑个数据拉个表,更是深入问题内部、找到业务上真正病根
这篇文章已经很长很长了,有不详细之处,以后慢慢补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