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让用户尖叫你的产品
文李老太、小太阳H各位小伙伴,最近新认识的一位从事编辑的小伙伴推荐了《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趁着周末把它读完了,因此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读书笔记
网站运营
根据之前的痛点痒点爽点理论,帮助用户克服恐惧,用户会尖叫吗
或者说它需要再处心积虑为你制造下一个恐惧,否则商业无法可持续发展
那么当你帮助用户满足虚拟自我,满足用户痒点,用户会尖叫吗
不会,即使买了关晓彤同款,即使穿上很好看,你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关晓彤,痒点带来的愉悦很即时也很短暂,虚拟的自我终究不是真实的自我
要爽到什么程度才会尖叫出来,“哇这个产品太牛逼了”“哇你一定要看看这个”所以,我猜,要让用户为产品尖叫,需要满足用户的爽点,而且需要足够爽,需要可持续的爽
我开始好奇,怎样才能让用户达到这么高强度的爽,爽到尖叫
?##可持续成功的产品都有不错的口碑,比如苹果的系列产品
不过对于作者的结论其实还有一个小疑问,广为传播和推荐的产品大概率能获得可持续的成功,但这是唯一途径吗
当用户说“这个产品真的超好用”的时候,真的是在说产品超级好用吗
所以,一个事实是,他们不会因为喜欢产品而说他们喜欢这个产品,他们说喜欢这个产品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
只是这些话过于露骨和不谦虚,所以用户委婉的说“这个照相机太棒了,看我拍的照片多美”
其实一开始考虑的方向就错了,每个人的爽点不一样,满足的阈值也不一样,饿了半天的人吃上一碗老坛酸菜牛肉面就能仰头大叫一声爽,但有些人可能需要运动一整天然后泡脚的时候把脚伸入摄氏度滚烫的水里才觉得爽
怎样让别人看见,变成更好更棒的自己,然后尖叫出来,这个产品真棒呀(我也很棒哦)
不要打造更好的产品,要打造更好的用户;不要打造更好的站,要打造更优秀的主;不要打造更好的照相机,要打造更好的摄影师;……产品要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用户如何将我们的关注点更多的聚焦到我们的用户上,让我们和竞品之间的竞争,变成我们的用户和竞品的用户之间的竞争呢
.找到更大的应用场景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地图,而是找到一个更大的工具使用场景,帮助用户更好的去向远方,帮助用户看到更大的世界,让我们的用户在这样的场景中成为更出色的自己,或者是优秀的司机,或者是优秀的父亲,或者是优秀的老师
产品的最佳切入点就是让小部分用户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中获得显著成功,同时让事实传播和口碑传播自然而然的发生
而现在我们要学会关注他们完整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不仅仅是使用产品时的场景
但除此之外,后用户体验也值得被关注
这样做与我们的用户怎么看待我们无关,重要的是用户的朋友,家人以及同行怎么看待我们的用户
学会打造一条合理的用户成长曲线如果我们想借助我们的产品作为工具,帮助用户成长的话,那么用户成长曲线其实分为两条,一条是工具学习曲线,另一条是用户在这个应用场景中取得进步的曲线
但如果工具非常复杂,其学习曲线漫长而曲折,则需要同时考察用户在这两条曲线上的进度
此外,针对不同的阶段,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始阶段,前要让用户看到具有吸引力的应用场景
我们以为用户在第一个就能快速上手拍一张不错的照片,但实际上他们在第一个只能刚刚读完用户手册
?##举一个最近买的拍立得的例子,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很多拍立得相机复古滤镜的效果,但真正入手拍立得的时候前面都在看说明书和一堆复杂的配件,没有在这内迅速达到,因为相纸有限也不敢随便尝试
那么产品要做的就是预设补偿措施,鼓励用户上手实验
要让他们相信,他们不会损坏任何东西或者有任何损失
现在,尽情享受成为摄影师的时光吧
”过程中,明确成长路径
不仅仅只能让用户看到在最后阶段成为专家的好处,中途也需要有可信的成长途径,让用户能提升达成目标的核心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剪辑巧影就做的很棒,尽管我离成为剪辑大师的路线还很遥远,但公众号每天都会分享不同的小技巧,让我可以慢慢熟练软件的各种功能,并且剪辑出自己认为满意的小作品,每天一点点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且和朋友分享
此外,上述只完成了动力部分,还需要尽可能清楚用户成长过程的阻力
有时候,用户想要放弃,不是因为动力不在了,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变得更好的自己了,而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开始怀疑人生
所以我们需要想象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前在合适的时候给予补偿
我们无需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需要假设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补偿这件事情上,多多益善
例如,告诉他们,虽然这章内容有点多,但大多数都觉得比较难,难是正常的,看完这章对整体知识就掌握了%,你不需要在这里感到挫败和放弃,大家都觉得难,但你坚持到这里已经很棒了,而且离成功又更近了一步
即使我也能发现“可持续成功的关键是被推荐”这一事实,也很难将这事实落地到产品设计中实现可持续的成功?♀️(离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相差甚远)但作者凯西赛拉却发现了事物的关键:️⃣人最关注的只有他自己,这很残酷也很现实,你无论产品做的多好,为用户做了多少努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和用户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让用户本人变得更好,如果没有的话一切都是无用功
总之重点是尖叫,而不是为谁
而且用户爽了才是更符合人性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这件事才能顺其自然的发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