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两种核心逻辑,你会相信哪一种?
. 众所周知,人人都不喜欢一种“被套路”的感觉
所以我们不妨先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常见的运营“套路”都有哪些
运营相关的网站
小A是某游戏公司的运营,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这样的:他会严密监测一些有付费购买游戏道具习惯的用户动向,并在后台操作N多个马甲美女号去勾搭这些用户,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让该用户付费掏钱多买几个道具而已
运营相关网站
很多电商网站,为了促进一部分商品的销量,往往都会设计一些“托”型的产品
网站运营
比如,某在线课程销售网站,会让你先在网上跟客服人员两句,聊完两句之后让你去做个评估,然后再出现一个美女顾问给你打,然后可能会再让你到线下去听公开课,再然后美女顾问亲自出现在你面前,此时可能还有几个托在旁边争相恐后的交钱,从而通过一系列影响让你最后也乖乖掏钱
一些推广活动,往往会用很多模糊、边界不清的文案来诱导用户产生点击的行为,然而最后的实际结果和用户的预期却大相径庭
上面这些比较常见的各种“套路”,往往是运营比较容易遭到用户诟病的地方
运营啊,就是个骗纸
事实上,运营如做人
我一直觉得,围绕着做运营也好,做产品也好,甚至是做其他的事也好,这个世界上总存在两种逻辑
前一种逻辑是“推动”,后一种则是“触动”
你将我推向一个你已经准备好的地方,这就叫做推动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在推动我时你保持不动,这个行动才是成功的
比如说:我为了达成一个月销售额万的目标,竭尽所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用户愿意给我掏钱,在此过程中,我把“用户掏钱”这个过程视为终点,只要有更多用户完成了掏钱这个动作,我就成功了
最常见的基于“推动”逻辑在发生的事,就是很多团队内部的“唯KPI是从”
只有在双方同时都产生了某种发自内心的原创性回应时,触动才会发生
换句话讲,当你触动了我,你很可能也同时在被我所触动
所以,推动的最终目的可能仅仅只在于让对方进入到你设计的逻辑和流程中,并最终得到你预期的结果,让你获胜
前者的逻辑下,一切都只是的达成某个你眼中既定目的手段与工具
为此,我又有几个建议
. 第一,你最好能够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即: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去跪舔,也不要把用户们当作SB去蹂躏强奸
例,有一次,一个“用户”在,姿态较高的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我回应了它,并截图发了个朋友圈,一堆人过来给我点赞
比如说,一个我们不太有谱的产品在推出去之前,我通常会习惯认真告诉用户,这个东西哪里可能有问题有风险,建议什么人考虑使用以及强烈不建议什么人使用,而不会一味去把他包装得高大上,NB吹得天花乱坠
. 第三,我真心建议每一个运营,最好能够充分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并能够认可它甚至喜欢它之后,再把这个东西去推荐给你的用户
就个人而言,我十分相信,一个东西,要是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你在用户面前的说服力肯定也是很差的
这跟做销售也类似,只有你在卖一个你自己真心认可的产品时,你才最有热情,最有能量,也最能把事情给用户讲清楚
在这个维度上看,一个如果只懂得套路的运营,我不认为能够赢得很多用户的信任,能够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运营
当你能够遵循“触动”的逻辑在做事时,很多“套路”就像是我们某个活动上的一些娱乐桥段或是一些小玩笑,可能只是你与你的朋友间的一些调味剂,他们不但不会伤害用户,反而会给你与用户间的关系增添更多的趣味和欢乐
而一旦你遵循的“推动”的逻辑,那套路,就真的是套路了
发自内心的,我希望更多的运营同学们可以找到这种基于“触动”的逻辑来做一名有趣的运营
#专栏作家#黄有璨,鸟哥笔记专栏作家,公众号:黄的世界,免费产品运营学习社区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