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度助手产品负责人
前腾讯游戏、群产品负责人
互联网产品,也有生命周期的规律
把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简单地分为:从到,到,到,到,到这个阶段网站运营
在十年产品经理的生涯里,有年是在负责从到的产品,分别是群、游戏和百度助手,涉及社交,游戏和广告三个领域
最近一直在想从这几个做过的产品中提炼一些共性的经验出来,如何做到的产品
发现受个人能力所限,无法抽象成系统的方法论,所以只能先零散的写一些点
这些总结来自于很多的前人经验汇总,并非我首创
具备生态思维,不仅仅是C用户的产品思维,也不仅仅是商业思维
对于到的互联网产品,通常都处在一个商业生态之中
到的产品经理在思考一个产品需求时,不光要考虑C类用户的使用场景,还需要考虑B类用户、内部干系人和外部干系人的需求,及其使用场景
以闪屏为例,从到的产品阶段时,闪屏主要面向C类用户,实现逻辑比较简单,从自己的服务器上拉取配置好的闪屏素材显示即可
但当处于到阶段时,很多APP的闪屏都商业化了,需要接入广告系统,素材有可能来自于DSP的服务器,且素材不光是图片,也有可能是视频,还需要加入第三方检测几个的代码,以确保品牌类广告主能认可闪屏的曝光等等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基于第一条的背景,当各方价值利益出现冲突时,该如何平衡和抉择
曾经的会员默认勾选自动续费、以及最近的卖吧事件,都是很典型的KPI导向扭曲了价值观的例子
如果要打造百年老店,要杜绝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
杰夫·贝佐斯,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说:如果你在现实世界中让一位客户不满,她会告诉个朋友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让一个客户不满,她会告诉个朋友
假设有%的人对你的产品不满,对有万用户的产品来说,也是有万人对你的产品不满;对亿用户的产品来说,那就是有万人对你的产品不满
这些不满的用户,有可能不再用你的产品,有可能卸载你的产品,还有可能把对你产品的不满,告诉身边的朋友,告诉互联网上的朋友
因此,对于海量互联网产品来说,不管商业压力多大,最终取舍判断抉择的依据,我觉得只有一条原则需要坚守: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我们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等定性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留存率、卸载率、回访率、满意度等等定量的指标,来判断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对于海量互联网产品的产品经理来说,要尽量解决用户不满的问题,尽量优化影响用户的各个指标
判断用户价值的取舍点,有条及格线是:不让我等,不让我想,不让我烦
(腾讯张志东) 高于及格线是,正向的情感,比如有用的,漂亮的,惊喜感,参与感,亲切感,成就感,炫耀感,依赖感,爱,快乐…… 低于及格线是,负向的情感,比如错愕感,突兀感,慢,烦,丑,低俗,拖沓,乱,茫然,被侵犯感,被欺骗感,愤怒…… 要做到对用户体验感同身受,需要 ()自己化身为小白用户,多用产品,体味产品带给用户的感受 ()多了解用户怎么用你的产品 ()空杯心态,不认为自己已经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是最优秀的,还能做得更好 我发现随着互联网产品经理水化得越来越严重,别说去关心、回复、并解决用户反馈的产品经理了,连用自己产品的产品经理多不多
其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三条,要让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产品经理,去否定自己曾经废寝忘食做出来方案,最难过的首先是自己这一关吧
更加不用说,如何废寝忘食地去思考,怎样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这样复杂的命题了
问题驱动,追求效率
对于相同的商业模式来说,比拼的是利润率
对于到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比拼的是效率
从数据维度,把产品拆分成两条主流: ()用户流,从用户流转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用户流转的效率,包括新增、激活、转化、留存、回流、卸载、召回等关键环节
()金钱流,从商业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金钱流转的效率
一切资源的使用,最终可以归结到成本和收益上
以P为例
P是常用的运营通路
我们发现收到P的用户,其卸载率将比普通用户高N格百分点
那么购买这些多卸载用户的成本,也将计入到P的成本中
通过这种方式来计算运营活动的成本和收益
而不仅仅是看P发出后,有多少人收到和点击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始终带着问题驱动的思维,通过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方式,不断的去发现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突破
人力、资源、金钱,投入到哪个事情上,一定要思考得特别清楚
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这三大关键问题,要时刻反思
套用美团王兴的一句话,很多产品经理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是让自己避开真正的思考
越优秀的产品经理,其思考力越强,越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优秀的产品经理为什么值钱呢,可以参考发生在福特公司的画一条线,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美元的故事
科学方法,数据推动,有效决策产品经理被吐槽得最多的一点是,决策都是拍脑袋,没有科学的方法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由于产品环境的变化,要比较方案A和B的优劣,需要排除时间、受众、内容等等所有干扰因素,在其他变量都一致的前提下,只有产品方案的不同是唯一变量,才能得到有效的结论
目前在、以及国内一些知名大互联网公司广泛采用的是灰度发布+AB的方法
比如,要做一个产品首页的改版,拿原方案和新方案,抽样用户群属性也基本相同,在有效的时间和有效的用户规模下,拿到的数据,才相对更优可信度
F会在一个版本中提前预备上几十个AB方案,通过开关的方式试验,选择最优的方案,并在后续的版本中逐步剔除掉被砍方案的代码
国内提供AB服务的有吆喝科技,创始人是来自
居安思危,要有KPI之上的追求对于到的产品来说,通常背负着很重的KPI
但同时,按照其生命周期的规律,下一步必然是走向衰退
我自己亲历了G从传统棋牌游戏大厅,到开发平台的转型,让业务焕发了第二春,实现了收入连年翻倍增长
但同时又因为KPI压力过大,导致转型速度太慢,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浪潮,最终业务走向衰退的过程
KPI是一种管理手段,伴随我们的职业生涯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利用好规则,而不是被规则所束缚
KPI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束缚你
KPI完不成怎么办
如果碰到KPI压力实在太大,必须要出卖节操怎么办
KPI制定得不科学怎么办
外部环境大势已去,KPI完成了又如何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产品经理有居安思危的精神
去思考业务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和机会,并及早做出应对
如果应对得法,产品不仅能避开死亡之路,还有可能实现到的转变
如果,经过再多的努力,产品最终还是死了
那么,换个工作呗,多大点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