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内容运营渗透产品,带动产品高速成长
狭义的「内容运营」主要出现在互联网领域,是运营手段,也是分工
如何运营网站
网站运营
此文主要阐述狭义的内容运营
运营人员通过推出优质内容和规划图文展现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拉动持续访问
你准备装修新房,于是来我家参观取经
来我家后,你对色调风格和小装饰品印象很深,这是直观感性的收获
简单用一句话说,通过依附产品(我家)的内容运营(装修),不仅满足了用户(你)理性的内容消费需求(参观取经),还让用户感性的对产品调性有了认知
内容运营有两个作用: 、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理性) 内容运营最重要的作用,当然就是给用户想看的内容
将内容需求再细分之后,分为这四种: 获取资讯,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打发时间,糗事百科、微博深度阅读,知乎、好奇心日报消费决策,小红书、全民免费 当然,满足这四类细分需求的产品也会有交叉,比如微博既是打发时间的,又能获取资讯
如果把产品当做一个人来看,产品调性就等同于人的性格
打个比方
当一个陌生人迎面走来时,首先进入你视线的是他外在的穿着,整齐的发型、笔挺的西装、金丝框眼镜;其次你会通过外在感受他的内在气质,和善的笑容、优雅的谈吐、强大的气场
几乎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你就已经对他有了某种印象,而产生这个印象的过程是不需要专注思考的,是直观的下意识反应
这一瞬间的直观感觉,几乎决定了你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会直接影响此后两人的交流
比如,「一见钟情」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况
套在内容运营上,就是通过内容传递给用户产品调性,从而让用户对产品形成直观印象
用户对产品的直观印象,UI的传递只是一方面,内容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比如一句标题、一段文案、一张焦点图
怎么做 .思路 首先,确定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然后,根据目标人群特征,确定内容定位最后,在实践中反复调整校正 以A站B站为例,专注二次元定位,用户人群特征非常强,内容紧紧围绕ACG文化,整个产品的氛围很好
这就是他们的用户忠诚度,比各大视频网站高几个量级的原因
这里说说第三个环节,在实践中反复调整校正,有个难点: ①内容标准难界定 我们希望通过内容运营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人来
但由于内容没有特别明确的类型或属性的界定,很难把握
所以,在团队执行过程中需要反复讨论、明确和意会这个「标准」
正确的做法时,在执行前就了解用户需求的量级,对之后的风险有预估
遇到数据情况低于预期时,要分析具体原因
.方法 从内容产出源的角度说,内容运营的方法分为官方产出和用户产出两种
①官方产出 指的是网站编辑或内容运营人员,独立策划和制作完成,一般是优质、深度或重要的内容
②用户产出 内容由用户策划、制作产出,就是经常说的UGC或PGC
但现阶段互联网产品展现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所以这里说的用户产出,其实是UGC+二次加工
用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知乎 知乎是UGC平台,里选取展现的内容是靠产品策略完成的,完全没有运营人工干预
保证的干净是知乎的底线,即使一直没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也不会干预这里的内容展现
靠人工排序肯定不现实,因为量大且主观因素太强,所以肯定要靠策略排序,目标是找出优质的、受欢迎的短评,具体策略就不说了
案例三,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一个算法平台,用策略展现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是最典型的案例
平台上的内容都是别人家的,今日头条只负责为用户排序,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微博CEO王高飞在内部说,他认为微博的对手就是今日头条,可以感受这两个产品的相似之处
还有一些小事其实也很重要,比如优质内容的排版、社区话题的回复预埋,都是内容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很简单能想到,如果优质内容的排版乱,不分段落,重点不突出,这篇优质的内容在用户看来就「不优质」,更可能就秒关
这些虽是小事,但展现给用户在看,就关系着用户体验,就也属于内容运营的一部分
、关注产品的数据,比如DAU、留存或整个栏目的UV、点击率
因为用户的认知需要培养,优质内容被发现和扩散需要时间 作者:熊猫大侠来源:这就是运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