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社群的所有理解:这也许是我写的最后一篇关于社群的文章了!
好久没写社群相关的文章了,今天就再系统的聊聊社群运营吧,在之前文章中已经提到过的内容会在这篇文章里一笔带过,当然也有一些是基于原来文章基础上的一些新的理解和看法,所以你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将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最系统的一篇关于社群运营的文章
网站运营
比如针对电商运营中对老客户的运营,社区运营中对版主和达人用户的运营,在线教育产品对讲师的运营和对种子用户的运营,社群几乎可以在所有产品的冷启动阶段进行应用
从目前对社群的论述中,既有很多从宏观模式和时代变革层面来讲社群如何在改变我们的商业形态,也有从微观层面讲述社群手段多么好多么有效
认知盈余对互联网的发展是变革性的,无论是F、微博、朋友圈等都是认知盈余的力量在推动其发展,而认知盈余在社群运营过程中也发挥着尤为明显的作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而且社群这种形态本身也是对《未来是湿的》里面的“人人时代”的组织形态的一种实践,社群已经不再是中心化组织,自由组织的组织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人和人可以超越传统社会的种种限制,灵活而有效地采用即时通信、移动、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等新的社会性工具联结起来,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
这不正是克莱·舍基对社群的最精准的定义么
现在再翻看克莱·舍基的这本《未来是湿的》书籍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对社群认知最好的范本
李叫兽写过一篇《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缺依然没有洞见》的文章,我在这里想说为什么你读了这么多社群运营的文章,依然运营不好一个社群
怎么让我的群活跃起来
怎么在群里进行互动才能让大家活跃起来呢
因为你只是从社群运营的单点去考虑的,并没有系统化的去思考你的群为什么不活跃
如果我们要做社群,你是否能够从根源上想明白,而不是盲目跟风
你为什么要建立社群
超哥认为,要想想明白为什么要做社群
这个背景不仅仅是指真个行业背景,还包括你公司所处于阶段和现状
你是否具备做社群的条件
做社群能否给你的企业带来价值
为情怀
做社群的目的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产品属性角度:从一生一次到一生一世,这里的出发点就是你做的是一夜情客户,还是长情客户
、客户价值决定:发掘客户价值增长点
公司想做社区首先就要思考现有的客户和在现有客户有相似属性的新客户有哪些价值可以挖掘
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模式创新决定:现在也有很多专门社群的企业,希望通过在社群运营过程中来发现新的资源和机会
目标:这个是围绕社群的目的来思考的,在之前的文章《这可能是一篇最接地气的,思路最清晰的运营方案撰写方法
如果我们依据一定的目的建立起了自己的社群,那么我们就需要设定相应的目标,比如我们应该把社群人数控制在多少人
社群达到什么样的活跃度算是有效的
对于社群的顶层设计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理念层面
你的社群主打的理念或者价值观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并且能够让他们形成认同,这是社群运营开局的关键
运营研究社主要目的是聚集一批运营从业者和爱好者共同进行运营话题的讨论和新玩法,运营研究社的理念是:不让运营人孤寂地成长
我想很多做运营的人都会认同这个想法并对此深有感触
那是因为你不懂社群
》(又叫《从道法术器层面教你全方位认识社群》)里面提到我们对社群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我们需要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做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我们要在道的层面理解社群的本质是建立连接:连接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 我们需要从方法论的层面了解成功社群的三个关键:信息、交互和关系链
对于社群的规划需要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考虑,我们能为这个社群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如何来促进这个社群成员的充分交互,其次是社群关系链的构建
本篇文章后半部分会对此做进一步的阐释和延伸
》 最后是器的层面来选择社群运营的辅助工具,这块不做赘述~ 制定层面
无论任何时候都无绝对的自由,我们需要在遵守一定对着的前提下围绕社群所倡导的主题自由交流
当一个群每天广告漫天飞,尤其是出现微商或者色情诱导的链接的时候,那么基本上就宣告这个社群已经死亡
一个完整的社群包含哪些因素
小庙里没有僧人,只能让风来扫地;高天上有佛,总是把明月当作灯火
寺庙无僧意境在,社群如果无人的话那可没什么意境或者价值可言
因为社群的本质链接的就是人与人,所以人是关键载体
对于社群得运营我们需要有开源机制来保证社群的成员持续的加入
纵观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社群都是能够提供比较优质的内容
另外前面提到的运营研究社,除了大家在社群里面进行自发的运营玩法的探讨交流之外,在每周二有固定的话题讨论和每周四的运营干活分享
而后续我相信运营研究社还会提供更多的有家值信息,比如针对运营人员的求职信息,运营资源对接和交流的信息等
交互
人与人连接的关键在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机制
前面在“人”的要素里面提到了开源,在这里就需要节流机制,在开源机制下成员持续加入社群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证社群成员的活跃、产生价值并实现转化
一个好的社群一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没有门槛的社群势必会导致社群用户良莠不齐
那么常见的社群准入门槛都有哪些呢
、激励:人都是逐利的,人都存在傲慢、贪婪、虚荣、窥视、色欲、懒惰等心理,这也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在社群运营过程中所有的激励机制都可以围绕人性的这六个弱点来进行设置
一般当我们的社群活跃度下降到我们预设的底线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一轮成员的纳新和沉默用户的淘汰
这个时候往往都能给社群带来一次活跃高潮
载体
载体就比较明确了,前面都提了很多,就是社群运营的所需的阵地和所需的工具,这里无需再进行赘述
社群的业务逻辑是什么
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梳理出基本业务逻辑,基于业务逻辑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明确的制定相应的一些做事方法和策略
社群用户UGC,对于社群用户的UGC发起者的作用社群用户和社群发起者易观如何产生双向互动和反馈
企业家的核心需求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和满足
社群的运营体系的搭建是围绕社群业务逻辑来进行的,基于社群的基础业务逻辑的梳理并结合完整社群需要包含的五要素:人、信息、交互、机制和载体,我们就可以顺利的搭建社群的运营体系
一般在这个时候领导都会要求写出一份社群运营方案,那么对于方案的撰写以参考文章《这可能是一篇最接地气的,思路最清晰的运营方案撰写方法
》给出的思路
》中列举出了社群的五种死法,这里就简单列举: 死法:把社群当成接纳用户的容器死法:价值枯竭,无法给用户一个待下去的理由死法:社群保证,罚无道,必遭弃死法:广告营销,狂轰乱炸,用户不堪烦扰死法:生命周期的终结,社群的自然死亡 写到这里基本应该可以收尾了,对于我关于社群的理解都在这里了,另外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往期文章《社群运营图谱:一张图将社群运营工作一网打尽.版》,这里面基本上包含了社群在具体运营工作中的所有事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