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户运营工作,如何引导和培养一种最好的用户习惯?
用户运营本身并没有那么多太高深莫测的道理,甚至有很多聪明的初学者,文章看多了,也能说一大通
网站运营如何引流
甚至我的,我也相信很多人拿到了也能讲的不错,但如果做起来,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了
网站运营
今天讲用户运营的本质之一,也就是帮助用户培养一种习惯
运营人员要学会制定规则,规则本身就是培养习惯的一种手段,说白了就是设定一种玩法,你带着用户去玩
下面,我讲下如何引导和培养用户的习惯:运营人员每天、每周、每月、每半年、每一年的某些运营行为,应该被固化 记住是某些行为,我指的是一些能够被用户记住、形成独特的个性或者特色的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
这取决于每个运营人员对工作细节的理解,能否把这些工作筛选出来,梳理和总结出一些固定的模式和讨论,而不是过于沉溺于解决大量繁琐的工作细节
另外,所谓固化,只是固定一些基本的模式、思路、规律和方法,而不是绝对固化,那样会框死自己
我举两个这样的例子: 、活动运营 无论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活动运营的频次和基本的模式、大方向都应该是被固化掉的,而不是毫无规律可循,让用户摸不到头脑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活动太频繁一定是不靠谱的,每天一个再牛逼的运营人员也做不到,把自己耗死的同时,用户也被你玩死了
大活动的周期会更长
所谓优化,往往都是在细节上优化的空间更大,而不是创意
第三,活动的形式和主题可选择性往往都有很大的自由度,运营人员需要找到最适合这个平台的用户属性的活动类型
、运营人员的某些工作习惯 运营人员的常规工作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像每天在用户身上花费的时间、早上来公司做的第一件事、每周做几次活动、每月何时公布管理员考核情况,等等等,很多时间的时间点都是可以固定时间,做到准时的
固定的好处,用户习惯了之后,每到那个时间,自然有所期许
举个例子,很多做微博运营的都有感触,很多运营人员都在做“早安心语”这样内容,每天基本某个固定点前后发出来,包括周末,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如果有一天间断了,就有用户来问你“你今天怎么没发啊
”我之前也试过,比如每天固定点去群里问早安,慢慢地,大家就都知道了,很多用户就专门等在那个点抓我
尽量的让自己的基本工作习惯好一些,对于用户而已,会更容易适应,慢慢地,他们也能知道你的为人怎样,甚至能感受到你工作之外的一些人格魅力
千万不要每天、每周的工作毫无规律,用户完全搞不懂你
我觉得作为运营人员,一定要用好这个规则,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习惯到了一定程度,工作就变成了条件反射 很多人总想去尝试新东西、高深的东西,须知运营工作从来都是入门浅、深钻难,没有每天不断的重复练习,怎么可能找到简单的捷径
很多人都知道猫扑当年包装过很多网络红人,有很多大家也都认识,其实只是那几个最出名的被大家看到了,却不知道我们之前在猫扑的时候,每周都会做这种工作,其实很多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能火,更不知道能火到那种程度,一年做了几百个,大部分都淹没了,偶尔几个红了的,被大家记住了
这种工作做的多了,每天从几千个帖子里面找出最好的内容,只能靠直觉来判断,说白了就是条件反射
很多时候,一旦某个热点出现,大家都习惯了去看一下杜蕾斯微博是作何反应的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这说的是细节
运营能力的强弱,与智商有关系,但绝对不完全取决于智商,很多看似精明的人,却每天开会、磨嘴皮子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还多,小事看不上,不屑做,大事自然无从做起
既然做这块业务,就应该熟悉业务,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应该是孜孜不倦的,而熟悉只是第一步,形成习惯、烂熟于心是第二步
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品质应该是植根在骨子里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习惯
运营人员要勇于试错 引导用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从来不缺少变数,任何一家公司,运营模式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从来没有一个百试百灵的模式,你去哪都能管用
这个年头从来不缺聪明人,想法多的人多的是,想法再好,没有实际行动,永远都是零
运营人员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很多人喜欢开会做决策,有一点这些年我比较欣慰,很多时候,别人还在开会讨论ABCDE五种方案哪个是正确的时候,我已经用实践证明完了ABCD是走不通的,只有E可行了,这就是区别
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坚持 一个好的运营人员,坚持绝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尤其是在当前如此浮躁的互联网环境里
据说知乎最早推点赞功能的时候,很多运营小女孩吃饭的时候都在给用户的好回答点赞,有些都被折腾的绝经了,绝经了啊
作者:类类来源:类类有话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