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率六大法则,一次都告诉你
靠一瞬间的改变,无法提高留存率
真的这么重要么
为什么说留存率提高要多方面都到位
做运营经常有个困难,辛辛苦苦把用户拉来,过几天却不见了
网站运营法则
我们来看在生活中的场景
我要说一句什么话才能让她不和我分手
所以决定会不会分手的其实不在于多说一句什么话,而在于之前的交往当中,你的价值观是否相符,性格是否相符,态度怎样,个人品行修养是否符合预期
网站运营
其实精准地说,如果产品本身解决的是一个伪需求——需求完全通过补贴,通过老板自己的意淫讲出来,这样的需求并不能真正地满足用户
大部分提出的需求是伪需求,这是创业的现实
误区二:加个功能,改个文案,做个活动,就能把留存率提升起来
很多人会认为好像解决所有问题靠一个招就实现了
但实际上它往往都是多个事情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你只是做其中一方面,可能留存率只是有小幅的提升,而不是综合的爆发
一个用户今天下载了APP,如果他第二天能继续使用,这是日留存
.留存率是判断产品价值最重要的标准
反之,如果用户未来不会再次使用,就可以认为产品不那么有价值,是伪需求
在创业期,留存率是我们判断产品是不是做得好,是不是值得继续投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留存率是做运营时判断是否要烧钱的重要标准
我们应该保持产品的继续快速迭代,把产品留存率提高到通过计算比较划算的阶段,才值得烧钱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阶段都适合做烧钱推广
所以留存率高不高是判断烧钱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流量红利已经没有了,互联网人群的渗透已经很彻底
在流量肯定会越来越贵的情况下,留住老用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提升留存率的大方向,一个就是增加产品的用户价值;第二是找到用户流失的原因;第三步就是解决用户流失的问题
三、如何提升留存率? .魔法数字 这个概念是增长黑客中推特、的案例,分析活跃用户到底有什么特点
比如推特发现它的活跃用户会比流失的用户多挑选五到十个用户关注,另外一个版本是活跃用户第一个月内会关注个用户;是一周内会个好友
所以魔法数字的方法论本质是通过分析、调研找到活跃用户和非活跃用户之间的行为差异,并通过产品设计和运营让所有新用户尽可能地体验到产品价值
这个分析可能是数据分析,可能是调研,然后找到这种行为差异
.打造价值链上的高频功能 很多产品本身是低频的
比如春雨医生,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平台向医生问诊以及拓展其它服务
而且它也不可能做一些跟病有关的推送,这样的产品本身很低频,需要在相关价值链上打造一些更高频的功能带动这个产品的活跃
我们来看看春雨医生是怎么做的
通过高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APP提升了活跃
另外一点,也是很多APP开始增加的,就是内容
内容消费是占据用户消费时间更长的形式
和内容相关的新闻或者资讯上的运营也成为现在的主流,这应该是它更主要拉动活跃的方式,通过内容信息,可能有一些比较关注健康的人会时不时打开,而且天然会有一定的信任感,毕竟这是医生的平台,比起上的谣言来说,这的信任感会更强
回顾一下,用高频功能来带低频,它本身产品的核心功能非常地低频,但至少这个功能还不是彻底伪需求或者没需求
这有个关健词:就是“产品价值链上”
比如春雨医生上面加入美女直播,就会很奇怪
签到打卡相对不是成本很高,但对很多用户来说也有异议
.直播
像陌陌,现在也增加了直播功能,给它带来了非常多的营收和活跃
.趣味小游戏
.限时免费
也是抓住了部分用户的需求,苹果的限时免费也是,有限时免费的东西可以领的时候会顺便看一下别的东西
是会混淆产品定位,还是真的能提升留存
.恰当的时机提醒用户 人都是比较健忘的,如果不提醒的话,很多APP很容易忘掉,提醒本身就在提高活跃
邮件方式比较传统,但有时候很有效
每次提醒其实都是在与用户互动,互动一次都会帮助这个用户唤醒他之前曾经用过产品的感受
如果一个APP下载以后不想任何方式去提醒通知用户,肯定留存率会非常低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小程序最大的期望和担心,到底会不会出通知功能,能不能主动地发送消息
在做通知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有提醒和没提醒相比,有提醒就会好很多
有提醒就会有留存率提升; ()提醒文案要结合场景
避免让用户反感,比如下暴雨时,收到滴滴推送说大暴雨,送你五折券,这个就很温暖
如果让用户反感,要么屏蔽通知,要么卸载,这是很大的损失; ()针对不同用户要有精细化运营
对于每个运营来说,如果你要做这个事情,肯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对用户的了解和理解不够,写什么样的文案用户反馈好,这要做一定的调整和反馈
.增加用户离开的成本 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比如为了听一场讲座付出的费用就属于沉没成本
这些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感情的用户,我们定义为核心的忠实用户,把他们维护好,对整个平台非常有帮助
一个意见领袖的活跃会持续带动很多粉丝和用户
比如优酷会员,以前可能每个平台都会搜一下,一旦购买优酷会员就会去优酷找视频
付费是留存用户很好的方式
如果一个用户已经购买流量包他就会想这个钱都花了,我不多听几首歌就亏了
一旦让用户付出代价,离开的成本就会更高
当人们投入感情以后,他会潜意识让自己更加认可这个东西,因为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傻的
提前充值
比如易到用车,充值多的,使用的频率肯定会更高
时间的付出
像论坛的版主,知乎达人
.用户激励体系 比如会员
这说明会员体系对于用户的激励,提高留存是肯定有帮助的
不聊天就开着电脑放在那里,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更高的等级
积分排名和勋章,这三个都算是激励体系的一部分
先设计积分,然后有一个排名,然后完成了任务,比如说连续七天签到送你一个勋章
.增加可使用的场景 很多产品之所以没有做起来,其实是因为可使用的场景太少了,以至于用户都忘记了它
我可能今天没有上火,但是我感觉最近可能会上火
我们再来看一下支付
支付早期很困难,因为支付宝已经有上亿用户了
他们无意间内部做了一个抢红包功能,很火
这个场景开始大量用,包括在春晚做特别的营销,现在使用红包的场景已经非常多见,让很多用户卷进来
因为本身有成熟的社交关系链,使得不用跳出,聊着就发生了交易,然后钱就转过来了
这个场景比支付宝当时的体验更好
.地推上没有明显落后
比如财付通想付个早餐,基本上没有可支持的设备,而后面慢慢支持起来了,比如用二维码就可以付款
有些没有意义的激活,也很容易犯错误
有的需求是通过运营激发不出来的
比如同城的搬家,即使有大优惠,你租个房子就送你一百块钱,如果本身没有需求也不会想去租房子
提升留存的大方向是增加产品的用户价值
如果用户是靠拉来的,奔着不是你的伪需求,而是补贴,短暂让他产生好奇的字眼
即使进来了,但确实留存不下来
第三步解决用户留存的问题,这是大思路,大的思路下前面讲到的方法就是大的思路框架下的方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