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运营的数据观
网站运营数据
通常情况下,一个活动的数据需求会涉及到: 运营部门、数据部门、开发部门三个部门
网站运营
这就是活动的数据需求的大致路径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数据埋点
没有埋点,就没有数据
、数据供应
不同活动需要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个标题,相信没人会反对
但是,有一些数据,是通用的
具体的算法应该不用我教了吧
譬如,一个引流注册的活动,微博单一渠道投放了万元奖品,获得了万次展现,最终带来了万个注册用户,那么它的ROI是每用户元,每次展现.元
首先是活动的总量UV,总量PV,然后是用户参与活动的情况,只要验证符合条件的用户数即可
还是一个引流注册用户的活动,活动周期是周,成本万元,活动一周的总量UV是万,PV万,最终获得了万名注册用户,那么这个活动总的单用户成本就是元
、活动影响数据 这个部分通常是会被忽视的
因为大量的运营人员习惯了只为活动的KPI负责,而不对活动后的KPI负责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活动后用户是否维持活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指标
运营商做了一次视频畅看活动,所有用户可以当月免费开通某个服务,这个服务可以让用户在当月不消耗流量看视频
总参与用户万人,那么,活动结束后,这万用户有多少不退订服务继续订阅,譬如每个月掏元的服务费,就是活动影响的体现
通常,观测一个活动是否真的有效果,我们会去看数据变化曲线,假设观测曲线是用户活跃数量,那么,实际上,一个活动预期获得的效果应该是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活动后必然要有用户留存继续保持活动中的状态,如果没有做到,就是失败的
当然,一开始做一定有很多的欠缺,因为数据分析是一个非常需要积累,处理多方信息并结合实际的数据变化推断结论的工作,这个工作是长期性的,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日常工作中,对数据的了解、抽取、分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要养成习惯,最好天天都做
如果你是做视频站的,你能否在看到一个视频样本时,就直接说出你估算的视频播放量,以及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宣传,可以提升多少百分比
他偏好哪种类型的视频
这些是锻炼数据熟悉度和敏感度的
、对每一次活动的分析都做到位 所谓对每一次活动的分析做到位就是你每一次活动分析都要严格遵循上述的分析内容,从渠道投放分析开始,到活动效果分析,最后到活动影响分析
但是,一旦有外部投放,这个比例理论上就会被放大
之前我记得看过一份报告,年首次参与「双十一」网购的用户,到年「双十一」仍有.%的留存率
所以说,对于活动分析的持久性锻炼会让你获得一个硬技能
嗯,好吧,我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要说的了,就这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