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被互联网公司技术歧视,如何摆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用叫车的时候,只要加价过后,就越来越需要靠加价才能叫到车
网站如何运营
环顾四周,身边的人居然不需要加价就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叫到同样的车
互联网运营网站
网站运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互联网公司像看透你了,总是在关键时刻,笑盈盈地浮现在你的面前,甜美地跟你说“亲,我能解决你急需,可是要多加钱哦”
技术歧视,指的是企业通过自己在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地位,创造出对用户来说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产品,以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
讽刺的是,这些决策人,很多都是海归派
如今互联网公司无不大规模布局生态圈,纷纷涉入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移动,物联网,互联网公司几乎无处不加、无孔不入、无时不刻地收集客户的全方位信息
在这数据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级分析等等一系列强大的技术,互联网公司对每个客户进行深度分析和整理
从广度和深度上,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的掌握不亚于政府相关部门
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以这种隐蔽的方式实施技术歧视,我们怎么办
靠监管机构
美国关于这方面的防备做的比较早,一百年前《反托拉斯法》、《消费者保护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里面有专门强调政府有权干预企业“采取不公正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年初美国总统办公室发布《金融科技框架》,在大原则里专列一条论述“认识和克服潜在技术偏见”
可是时过境迁,技术跃进让这些法规显得特别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尤其是监管的手段和人才,和如今大互联网公司比,比较欠缺和落后
就像一个靠双腿的裁判,如何管得住开着跑车的玩家
G是一家号称“不作恶”,为了原则放弃某块大市场的公司
而中国的互联网领军企业,要么忙着摆脱医药类广告恢复声誉,要么忙打平台上假货摆脱毒瘤,要么看着让青少年沉迷游戏成为其最大的利润来源
而监管机构,重点放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一时也顾不上这么隐蔽的不犯法的事
所以,摆脱技术歧视,只能靠自己
首先,对于任何互联网产品,能不注册就不注册
比如说,出入大厦,门卫提出填写身份证外加号这种毫无必要无理要求,都可以随机填身份证和号
最后,同一产品和服务,多用几家,别全部集中一个A或者一个品牌, 多扶持弱者和超强者的竞争对手
要知道,只有竞争才能让企业有不歧视的压力和动力
想想以前滴滴和快的抢占市场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多么欢乐,再对比一下现在合并以后各方的抱怨吧
同时多呼吁监管行使反垄断法不能再内宽外严,搞不好哪天BAT联合,出现个蝙蝠帝国,真是让人细思极恐,到了那时候,想摆脱技术歧视只剩移民了
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实是“以德服人”
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觉得企业创造利润才是唯一目标,“以利服人”
他老人家下一句话是:“在没有诡计与欺诈的情况下,从事公开的、且自由的竞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