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用户的双生子——积分与会员等级
网站运营
积分和会员既可激励用户,成为一种运营工具,又可以可视化我们的用户群体问:什么时候做积分和会员系统
答:合适的时候
积分与会员正如上面的问题那样,地位尴尬,她们不是必要的功能,却又是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分可以刺激用户形成固定的培养习惯,例如每天打卡获取积分,连续七天打卡获得额外奖励
)积分可以兑换实物,优惠券等奖励作为用户获取积分的动力
例如,积分可以兑换一台M,可是对比换M的积分,发现依据现有获取积分的途径,得花二十年的时间才能换取M,而其他奖品又没什么吸引力,这样的换算机制无疑挫伤了用户获取积分的积极性,用户干脆不玩了
倘若用户现在赚取的积分马上能用到,这无疑会刺激用户的积极性,例如看到一篇需要的文献,需要积分才能阅读和下载完整版,而注册该网站的账号便可获取积分,这会大大促进用户去注册,并继而引发用户收藏该网站,因为还有积分的余额,下次也许能用着
这便是坏的和好的积分制度的对比
例如天猫T级别的会员需要满足“注册淘宝账号”“完善个人资料”“完成元以上的实物购买”
T级别需要满足“T的基本条件”“积分”和“个购买天数”,如果T级别的会员特别多,而T级别的会员特别少,我们便可以依据等级条件去查找级别转换率地的原因,从而使新用户不断向成熟用户引导
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这本质上和我们分析页面跳转流失率没有大的区别,只不过维度大了些,其实重点就在于“维度大了些”
怎么定义我们的会员等级是个重要且细致的活,会员等级可能受运营需求,商业实现等多方面的牵制,终归我们还是捉大放小,按需求定义回会员等级,这样才能保证“以目的为出发”的产品设计逻辑,才能更好地“可视化”用户群体,这也才回到我们这段开头提到的问题的重点“我们会分析从铜牌到银牌会员的流失率的目的是什么
云音乐的积分与会员可大致分为:积分获取途径(用户行为);积分用途;会员等级;会员特权四个模块,其中积分获取途径例如“签到”和会员等级的“登录天数”衡量指标是联动的
日常签到,分享到朋友圈可获得日常积分,这培养了用户粘性和云音乐的曝光量
拉新,分享活动赢取积分这里不表
说下积分可充值吧,印象中,云音乐在知乎曝光量高后,就推出了积分功能,最早的笔记本和“网易小红伞”很精致,对于忠实粉来说,这两项奖励比M更吸引人,能买积分,我想出于“盈利”的考虑可能性不大,她更像是小米的米兔周边,打开一个口子,让粉丝能有更多地标志去区别于其他人
而普通用户在下载更清晰的音源时也需要积分,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用户而言,也是有驱动去获取积分
(自己做过最蛋疼的事就是在“音悦台”上每天打卡攒了多的积分,一方面,打卡确实是成本很低的事情,下载清晰MV是要积分的,这也驱动我去打卡,而到后期,积分莫名其妙地给了我一种成就感,这里闲扯,作为“用户反馈”给需要的同学)
而会员等级通过“听歌量”和“登录天数”衡量,既是从产品核心出发,引导用户使用云音乐的真正“姿势”,又从产品粘性考虑出发和积分联动,会员等级简单,粗暴
简单说下会员特权:黑名单,音乐云盘和积分券,前两者可能更偏向深度用户,我这种普通用户体验不出快感,但是积分券确实是挺不错的,一下几百几百的积分,来得很爽,细心发现积分券的有效期设置和我上期写的《网易系的考拉海购在产品初期做了哪些功能》末尾附的彩蛋很像,考拉海购的膨胀红包奖励的优惠券也设置了天的使用期限,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制造紧迫感和稀缺感,促使用户使用优惠券去购买,提高购买转换率,二是降低活动(积分)成本
最后零碎谈下积分清零的机制,积分可以选择清零或不清零,清零又分定期清零和滚动清零,定期清零简单省事,滚动清零即是计算积分获取后的X长时间清零,清零是分批次的
滚动清零需要做情感关怀,例如提醒用户积分快过期啦之类的,还得交代程序员同学,用户使用积分的时候优先使用快过期的积分,由此可见滚动清零实现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高,建议慎用
(积分清零观点来自张亮)本文由白熊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