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模型:怎样打造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
怎样打造网站运营
而今天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将在本文中介绍这个经典的“上瘾模型”,告诉你怎样打造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
网站运营
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为什么最近产品设计成了显学
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
比如苹果
那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市值第一的高科技公司呢
为了最新的P,果粉可以提前一晚在苹果店门口打地铺排队
可以多加数千元购买香港水货
就像苹果的“白雪”设计风格奠定者、青蛙设计的艾斯林格说的:形式追随情感(而不是追随功能)
撩动了用户情感的产品,就占据了用户的心智
所有的外在阻碍,都不足挂齿了
用户可以等
铺货渠道不够多
用户在寻找匹配自我价值的产品互联网的全面崛起是这一切发生的根源
由于网络将渠道成本大大压缩,信息不对称性显著改观,推广成本也急剧降低,产品的存亡实际上取决于产品本身
好的产品是一件作品,好的技术几近于艺术
伴随着互联网崛起产生的第二个变化,是个人的崛起
他们有喜好,有态度,有品位
而能够代表自我价值、身份认同、意见表达的东西,只能是产品本身
产能、渠道,消费者不感兴趣
他们感兴趣的,是产品好不好
好,就用得多、反复买,还推荐给朋友;不好,就用得少、不再买、告诉朋友别买
简单粗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始关注如何让产品本身吸引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上瘾》会成为畅销书
因为它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告诉你如何打造一款持续走红的爆品
事实上,市场上时不时地就冒出几款爆品
那些持续走红的产品,就成了现在和未来的巨头
“上瘾”模型——让用户与产品谈一场恋爱是什么让产品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的产品中,又是什么决定了它们持续走红或销声匿迹
答案是:当产品进入了用户的“习惯区间”,产品就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让用户习惯于使用你的产品呢
这里有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HM):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
行动之后,要给用户酬赏,还得是多变的酬赏
所谓多变的酬赏,就是指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
英文中还有一个短语跟有关,,指的是男女互相看对眼了,你也可以说是“勾搭上了”
其实,让用户喜欢上你的产品,习惯于你的产品,跟男女恋爱“勾搭”是一样的道理
细细分析的话,第一步“触发”,可以对应亲密关系中的“相识、吸引”
第二步“行动”,可以对应亲密关系中的“接触、了解”
第三步“多变的酬赏”,可以对应亲密关系中的“惊喜、甜蜜”
喜欢上一款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跟产品谈恋爱的过程
产品带给你快乐的过程,就是恋爱产生多巴胺的过程
套路可以让你产生兴趣,可以让你试用,甚至可能带来首次付费,但是如果没有产品力带来的持久吸引,那么从“触发”到“投入”再到“触发”的闭环便无法完成
滴滴打车的崛起,源于解决大家打车打不到的痛点
滴滴通过地图自动定位你的位置,你再输入目的地,即可发出订单,而且周边有多少出租车都一目了然,接单的师傅开到哪里了也随时掌握,这样的操作保证了行动的易发生性
利用腾讯的补贴,滴滴给司机和乘客都发放红包,到后期成为随机金额补贴,保证了多变酬赏的激励作用;把滴滴红包分享到朋友圈,还可以给其他人带来优惠,也让人收获了社交酬赏
由于打车是高频行为,你可以通过不断打车累积滴滴的积分,还可以输入自己的固定出行路线简化打车流程,还可以输入自己的信息从乘客成为快车或顺风车司机,获得额外的收入,这都促发了用户不断地复用、不断地投入,让用户产生了路径依赖,想到出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滴滴
想要黏住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掏出钱包吗
让用户和你的产品谈个恋爱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