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用户的更高一层境界是什么?
网站运营是什么
但如果要成为一个长期发展的产品的负责人,还需要更进一步:具备同理心,洞察心理和人性
网站运营
这个阶段很难,也是产品经理通往优秀人才路上的一个重要门槛
互联网产品的世界中最关键的就是懂用户,而懂用户中最关键的就是洞察心理
很多人认为这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应该干的事,其实是错误的观念,就在前文所讲,用户研究根本上就是产品经理的事
即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有心人一样能去学习发展自己洞察心理的能力,在我看来大学教育最大的价值是教会人今后应该怎么去学习,切莫因为自己的专业出身而固步自封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为什么火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洞察用户心理的案例
评论功能不是网易云音乐发明的,点赞功能也不是,那是F最早带给互联网的(通过收购创业公司),然而这两个功能组合起来让网易云音乐成为了中国音乐界评论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社区
如今,任何一首新发行的歌曲(无论是大众流行还是小众风格),%的可能性是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最多、点赞数量最多
网易云音乐没有做任何的虚假评论数据,并且不遗余力的严格控制恶意刷评论,它超越了以往所有的音乐产品,成为音乐潮流讨论的风向标
这是怎么了
好歌每每带着无数个个人的故事,与其是听音乐,不如说在看别人的一个个瞬间,这些瞬间带出音乐震撼或清澈的画面感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年,我在研究网易云音乐用户评论的时期
之前,我们上线了音乐评论功能,但并没有火起来(这是可想而知的,在网易云音乐之前,没有任何一个音乐产品的评论火起来)
当时的主流论调是:听音乐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并不是很想评论交流;专业的乐评哪还有人看,那是上个时代的事情;播放器就该把播放器的事情做好,网易新闻的那一套哪能适用于音乐
腾讯公司的企鹅智库曾经做过一次关于互联网音乐行业的几万人的问卷调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问用户关于音乐评论的态度的,结论是只有%的用户有音乐评论的需求,非常少(如今在网易云音乐中,每天参与音乐评论的用户占每天活跃用户的%)
最初我也没有%的信心一定能做好音乐评论,但我想这是符合网易云音乐做音乐社交的定位的,不妨试一试
在评论功能上线个月之后,我开始仔细的分析这个功能的未来
我初步采用的办法,仍然是前文所描述的,通过观察和访谈去了解写评论用户的需求
这是为了在不同类型的歌曲下面去观察用户发表的评论内容,看看从中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
覆盖这积累不同的样本,基本可以保证所作的研究不会偏向某一类音乐、某一类用户
但我还是从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部分,经过统计总结,用户发表的有价值的评论分为这几类: 难忘的青涩初恋前女友/男友暗恋逝去的青春回不去的童年一代人的记忆共同的偶像相通的境遇未来的畅想这几类的评论,有个共同的特点是用户将自己的经历、心情与音乐在了一起
我们所喜欢的音乐,是不是经常和自己的回忆、经历在一起
如今回过头来仔细分析,音乐评论的共鸣心理为何如此强大
我想有两个原因: 每个人都需要情感共鸣每个人都有记忆的碎片现在的中国社会,年轻人的内心深处是越来越孤独的(长期竞争压力大的生活的产物)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距离生活富裕还有很长的距离;朋友圈中大家都信仰着财务自由,但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奋斗;每一年过去似乎自己的生活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大家不满足,却又不知道这种不满足从何而来
一切似乎都处在焦虑的状态
焦虑与孤独感,正是如今快节奏生活下年轻人的写照(尤其是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现实生活中的不如人意,让用户越发的渴望获得情感共鸣
此时我发现记忆碎片的力量
而文字和音乐,恰好就是将共鸣与记忆碎片连接的好方式,这两者都是让人充满想象空间的内容
而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则正是让用户获得共鸣的地方
评论带来的价值超过了文字,真正达到了慰籍人心的力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