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老手告诉你:思维和经验哪个更重要
文章较长,看完估计至少分钟,所以先上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的阅读有帮助
运营网站哪个好用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可能都会说,这不是废话嘛,当然两者都重要
运营维护一个网站
超哥并不想要争论思维和经验那个更重要的问题,写这篇文字其实是带着大家对思维和经验做一个系统的思考,我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各自心理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这篇文章都是基于自己毕业后的这三年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和启发
网站运营
几乎每天都会浏览通过各种相关关键词搜索到的简历,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们几乎会浏览到年前更新的简历,每天查看的简历不下几百份,累计查看了几千份的简历
他们具备了牛逼的思维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能够不断的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内化成方法论,总结出很多规律和方法,然后再用于指导实践
我们会看到很多这类人都会基于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出版自己的书籍然后大卖
只有不断的完善思维,并将工作经验快速内化成方法论然后再指导实践才能够成为这一类人
其实上面这三类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思维方式
从有限的工作经历说起 刚毕业时从众多中选择一家其实名气并不大的公司,而且是参与这家公司的分公司的组建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第二名入职的分公司员工,不巧的是第一名员工并非分公司的总经理,而且开始是在居民楼办公,分公司尚未注册登记
幸运的是在这家分公司招进来一个年轻有为的领导,也就是分公司的总经理
之后边做了一次跨行转型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公司,跟很多优秀的领导共事过,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也总结出了很多东西
在这两段工作经历中我认识到三件事: (一)跟对人很重要 有一句叫“跟什么人在一起就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非常有道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把他思考任何问题的思维方式传授给了我,这种思考方式很形象的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做比喻,也就是我们看任何事情都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物理的:这个事情的外在和表象; ——化学的:这个事情的内在和本质,是在外在和表象基础上的升华; ——生物的:这件事情对我现有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在升华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组
比如拿牛来举例,当我们看到一头牛,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物理的特征,也就是说他是由血、肉和各个器官组成的我们眼睛实际看到的外形特征;我们继续进一步的进行思考,从化学的角度我们看到牛我们会想到什么
牛的性格特征和牛的精神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知道意义呢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要勤奋踏实,在生活中要有奉献精神等
因为超哥也是做运营工作的,所以就以用户运营的用户画像举例
比如我们在针对某个产品的用户做画像时候,我们也可以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个角度进行考虑
首先物理的,就是我们目标用户的显性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等;其次是化学的,也就是我们目标用户的隐性特征,他们的潜在需求和行为喜好等;第三是生物的角度,就是基于目标用户的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基础上制定出的运营策略
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可以可以的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
比如对于一件事他为什么会这样去思考,为什么我没想到这一点,对于一件事情他们一般会怎么去思考
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是我可以学习借鉴
那些是我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的
当然,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领导,出于隐私的考虑,这里不会出现姓名,她的思维方式给我启发很大
就是对于做任何一件事都能够快速的明确目标,然后基于目标进行拆解,接着对拆解的目标快速的制定落地实施策略,也就是最终能够直接明确到人、财、物上
做哪些支持
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做支持等
继续拿运营做例子,比如我们做用户运营,首先我们要明确用户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它的目标是活跃度,当然有的产品也会涉及到续费和转化等,这里我们就拿在线教育运营为例,也只先考虑活跃度这一个目标
首先我们明确了用户运营的目标是提升活跃度,那么我们接着会考虑影响用户活跃度的比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在内容这块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内容质量、做好内容的包装、整合、推荐和呈现;在活动方面我们要围绕提升用户活跃度进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这个活动,所以我们要对用户的喜好和特征先有所了解;其次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参与门槛,活动的奖励和活动过程管控进行考虑;产品这块就需要考虑哪些功能能够提升用户的活跃度,我们可以基于人性的傲慢、窥视、色欲、惰性、贪婪和虚荣这几个角度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化和考虑
(二)学习和思考很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则对话: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在线教育产品(职业教育方向)运营你会发现,用户就分为两种: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
他们认为我学了这门课程就一定要能够照搬这门课程中讲的方法,然后在工作中取得效果
那么该如何学习呢
比如我们拿到一本书,我们可以快速的,首先从物理的角度了解这本书的知识框架、章节设置、书中的关键点;其次就是从化学的角度去看作者在这些框架、章节设置和关键点下做了怎样的深入思考;第三,从生物的角度,我们可以考虑,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是否可以用来解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现象,这些观点是否可以为我所用,指导我们的实践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明白,我在这里就以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这本书为例
首先,我们从物理的角度,这本书作者分类两大部分和个章节进行阐述,然后整本书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认知盈余”
第三,从生物的角度,我们生活中那些现象是可以用认知盈余来解释,我们如何来利用“认知盈余”
可以解释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维基百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收录的词条就远远超过几百年修订成功的大英百科全书
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全部数据中,有%是过去年内产生的
我们如何利用认知盈余
(三)好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好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他可以让你做任何事情,首先可以目标很明确;其次可以让你思路清晰;第三是可以让你考虑的更全面
、目标更明确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我们没做过的或者不熟悉的工作,我们没经验可以借鉴,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前几天在脉脉上看到三节课的创始人黄有璨老师发的一篇专栏文章《“运营怎么做
”,牛逼的COO和运营总监们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接着之后又在三节课的公众号看到了黄有璨老师的另一篇文章《中高段位运营必看
》
对于运营前端而言,排在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一系列运营工作保证该产品可以顺畅运行起来,变成一款“活”的产品
文章用“懂球帝”A运营为例,首先梳理出了产品主业务流程图: 基于上图所示的业务流程,如果要确保“懂球帝”APP的顺畅运转,需要运营端做好的主要基础工作可能包括: .保质保量地按时上传发布各类内容资讯、更新各类数据、榜单等; .做好用户UGC内容的审核、筛选、组织和处理; .按时发布各类足球装备并做好营销、客服等方面的相关工作,确保用户可以在线顺畅完成购买
比如说,对于新闻、资讯类的内容,用户可能会每天都看,且总是希望可以看到最新的内容,那你的相应发布更新频次就需要尽可能高一些,更新时间更紧凑一些
超哥冒死节选了黄老师文章的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例子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明白思路清晰的重要性
、考虑更全面 这一点我会直接用案例跟大家一起探讨
很多人的习惯性做法是,大脑不断蹦出一些无规律的相关词汇,这种习惯会让真个联想很不全面,想到什么说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比如影响经济的三家马车:投资、内需和出口
说了这么多,问题来了,如果培养自己的思维呢
由于文章篇幅已经过长,所以在这里就给出几个方向,不做具体的论述
好了,文章写完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写文章是一个体力活,一口气写完这篇文章时候,感觉是又渴又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