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鸦:主动消费和被动消费
以下是我最近半年来所思所想,由于工作原因所说的话只能停留在“道”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际案例,内容较“虚”
网站运营
如果您想看到具体的实在的操作层面内容,请止步
所谓“富裕”,我跟王建硕看法有些类似:看看你被动消费了多少东西,就知道你有多富裕了
)、主动消费基本上,G的商业模式是针对于主动消费的,我需要买双鞋子了,去G提交个关键词,它告诉我乐淘网有得卖;F的商业模式是针对于被动消费的,我没打算买双鞋子,看到有个我信任的人说他在乐淘上买了双鞋子不错,我就随手去买了
在G上做广告,那是抢竞争对手的生意,主动消费的广告对于整体的GMV没有太大帮助;在F上打广告,那是创造订单,被动消费的广告可以促进整体GMV的增长
其实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也是主动消费,当他们的在网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没有完全树立的时候,他们需要靠搜索引擎将主动消费的用户给引导过来
一些似乎都这么的顺理成章
相比被动消费来看,主动消费的市场其实挺简单:入口,入口,还是入口
最后,未来几个月我根本不会再需要主动购买鞋子;长此以往,我永远都不需要主动购买鞋子
当、后成为社会的消费主体,他们的生活逐渐“富裕”,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这里面包括大量刺激他们被动消费的信息
然后,他们又具备了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和传播意愿,这些信息继续蔓延到他们身边那些“富裕”的人
、社会化商务促进被动消费的行为有很多很多,这些行为也在不断的变形,比如:价格刺激、口碑传播、品味等噱头、饥饿营销、恐惧营销
派消费券、返利、返现、大促属于价格刺激;社区上的分享和评论属于口碑传播;设计版、纪念版属于品味噱头;限量属于饥饿营销;前两天中国人民疯狂抢盐,属于恐惧营销
他们都在刺激被动消费的增长
类的团购,无论多少家团购网站,无论团购导航和团购搜索如何完善,它的主体还是被动消费
不过更让人看好的应该还是:社区化的商务
至今为止我真的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社区化商务案例…虽然我们已经谈论了七八年
社区网站意识到了这个现象的存在,于是他们想进入电子商务
这是趋势,在所有的社区里已经暗流涌动,奔腾不息
大伙都在想法设法靠被动消费来拉动更大的增长
虽然用户的行为早已开始,但社区化商务的产品和商业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大家都需要摔更多的跟头、做更多的尝试,一次次爬起来才能看到前面的太阳
比如,我不看好极度垂直的消费社区(例如那些只有购物分享的网站)
因为:社区本身一定是饱满的多元的,没有人需要经常呆在一个除了卖东西还是卖东西的地方,再牛的商场都得搞点吃喝拉撒玩的东西
那些经常呆在这种网站上的购物狂,完全可以视他们为主动消费人群,因为他们除了买东西还是买东西
这类人群即使垂直的消费社区做起来了,也会迅速被电商网站给秒杀掉,主动消费根本就不是社区的菜
获利目的性过于直接过于强的社区行为,是不会被欢迎的
不叫卖,他还怎么分那十个亿
好吧,点到即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