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基本的名词 ROI:ROI的简称
一般而言这个词是应该小写的,所以ROI似乎应该是RI,不过大家都约定俗成了,不必较真
网站运营

ROI是典型的追求效果类的营销的关键指标
在中国,这个值一般指的是,我花了多少钱推广费,直接产生了多少的销售
比如花了万元做SEM推广,直接卖了万元的货
ROI会被认为做到了(即:)
I:意思是「曝光」,也被称为「展示」或「显示」,是衡量广告被显示的次数,一个广告被显示了多少次,它就计数多少
比如,你打开新浪的一个页面,这上面的所有广告就被「显示」了次,每个广告增加个I
C:点击,是指互联网用户点击某个广告的次数
CTR:CTR,点击率
就是用除以的比例
CPM:CPM,这次实际上省略了,全文应该是
M是千的意思,在英语中它只跟着一起用,即,就是汉语的「每千……」的意思
所以CPM是每千次展示的成本
CPC:CPC,每次点击的成本
A:就是广告(名词)的英语复数啦
A=A
如果是「做广告」(动词),应该用A
SEM:SEM的简称
就是搜索引擎营销
不过在中国,SEM其实仅仅指PPC
但是SEM事实上是PPC和SEO的统称
PPC和SEO是什么,下面有解释
PPC:PPC的简称
一般是特指搜索引擎的付费竞价排名广告推广形式,因为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只有一种收费方式,即按照点击付费
虽然也有其他广告形式也是按照点击数量来进行收费,一般不被称为PPC,而被称为CPC,即CPC
为什么
似乎是约定俗成
SEO:SEO的简称
就是搜索引擎优化,特别指搜索引擎搜索结果自然排名的优化
所谓自然排名,就是不通过给搜索引擎付钱就能获得的排名
不花钱就能被搜索引擎排到前面当然是好事,但大家(每个网站)都这么想,所以要出头还挺难的
懂得这个领域的高手过去能挣很多钱,但今天SEO却越来越短时间内就出效果,所以想要通过SEO挣快钱越来越难
S:社会化,是(社会化营销)或者(社会化媒体)的简称,具体指二者的哪一个要看场合
社会化媒体,在中国过去是人人网、开心网之类,现在是、微博、图片分享类网站应用等
WA:WA的缩写
就是网站分析
DA:DMA的缩写
数字营销分析
P 数据分析领域 D:维度
维度是对一指一个事物的不同的方面、特征或者属性
这么说太抽象
简单说,人可以分成男人和女人,性别就是人的一种维度
或者汽车可以分为白色、黑色、红色等,颜色就是汽车的一种维度
维度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任何一个度量(指标)必须要依附于一个具体的维度才有意义
比如说,我说=,这没有任何意义
我说搜索引擎给我的网站带来的=,就有了意义
搜索引擎流量就是维度(即流量来源)的具体的值(就如同男人是性别这个维度的具体的值)
M(常用作复数,即M):通常翻译为度量或者指标,但是因为指标含义更宽泛,例如KPI或者都可能被称为指标,所以在我的培训中都是用度量来表示,这样更严谨
度量绝大多数都能用数字表示,比如汽车的速度,速度就是度量
课程中涉及到的度量分为两类,一类是计数度量(比如常见的PV、UV、访次、停留时间等)和复合度量(两个度量四则运算而成,常见的有转化率、跳出率、留存率、活跃率等)
另外有些度量使用布尔量表示,即是或非
度量必须依附于维度才有意义
U:U是指排重(排除重复)
U很少单独用,常用在计数类度量的前面,比如,指排除对同一个访问者重复计数之后的访问者数量——同一个人今天到网站一次,明天又来一次,不能就因此变成两个人,仍然是
U通常可以简化为,两个可以通用
U和是唯一的两个可以加不加都算的度量
另一个例子是,即同一个人多次看同一个广告,还是计算为次
U和是两个不同的度量,因为后者不排重
B:我在大学的时候这个词被翻译为「定标比超」,真是不明觉厉的感觉呀
B就是「可以作为对比的参照值」
我的很多客户会问,这个指标在行业中的平均情况是什么样呀
他们的问题可以同样表述为:这个指标在行业中的是多少
P:指某种会重复出现的模式或规律
P常常用于发现用户行为上的某些趋同特征
比如,我们发现用户都喜欢在晚上点到点打开某个应用,这就是一种
R:随机数,或者随机性
但是老外们也用它来形容「混沌」之类的意思
C:很难翻译,也很难形容,我暂且把它翻译成「队列」
跟S有点类似,但内涵要多一点,多点排队的意思
C一般是一种分析方法,所以一般不单独出来,而是跟在一起,即
F:过滤
过滤是指摒弃掉不需要的数据,只留下需要的
过滤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废话),而且过滤掉的数据往往不能找回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定位某个细分领域的方法,与细分()的区别在于,是把总体分成并列的若干块(),而F则只保留符合规则的块,而丢弃其他不符合规则的块
S:细分
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方法,即把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并列的若干块
做了之后,每一个块就是一个
所以和不是同义词
P 互联网和互联网营销分析技术领域 C:C并没有真正的中文翻译,是在你浏览网页的时候,网站服务器放在你电脑(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里面的一个小小的TXT文件
这个文件里面存储了一个标识你这个人的匿名的ID,以及一些与你访问的这个网站有关的一些东西,这样当你下一次访问这个网站的时候,就会知道你又来了,并且记住你上次访问时候的一些状态或者设置
C以及与类似的东西是互联网营销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几乎所有识别人和标记人的工作都需要及类技术完成
D:没有汉语直接对应名词,我觉得直接叫「深链」好了,但不能叫做「内链」,后者是另外一个东西
D历史悠久,过去把能够链接到网站的内页(即非首页的页面)的链接都称为,但此后很快这个词的意义就消失了,因为这样的链接实在太普通,都不需要用一个专用的名词来表述
但随着移动端的的出现,又「东()山()再()起()」,特指那些能够跨过首屏而直接链接到的内屏(类似于网站的内页)的链接
LT:LT特指在流量源头的URL后面加上的标记,用来标明流量源头的名称和属性
最典型的是GA的UTM格式的标记
目前已经成为标明(花钱购买的广告流量)的标准配置
H:热图
在一个图上标明这个图上哪些是获得更多关注的部分
关注可以是眼光,也可以是鼠标点击或者手指的指指点点
热图是做行为统计学研究的好可视化工具
大家都看得懂的东西,但用好则要水平
JS:简称JS,网站页面上的程序,能够让页面除了展示内容之外,还能实现更多的程序运行和功能
网站分析工具监测代码就是JS代码,将JS代码部署在你要监测的网页中,就可以把用户在页面上的互动访问行为不间断的发送到相应数据分析工具的服务器,从而获取想要的用户数据
A:归因
但是实际上这个词被翻译成「归属」更好
归因是指在多种因素共同(或先后)作用造成的某一个结果时,各种因素应该占有造成该结果的多大的作用,即「功劳应该如何分配以及归属于谁」
为解决归因的问题而建立的模型被称为归因模型,即
但我一直可惜这个词没有翻译好,翻译成归属模型或许更容易理解
P:路径
任何构成先后次序的一系列事件或行为都可以用路径来描述
路径分析()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UID:是UI的缩写,即用户ID
B:机器人
非人产生的流量,都被称为机器流量,即
B是互联网虚假流量主要的创造者之一
S:常翻译为蜘蛛,蜘蛛是一个自动程序,它的作用是访问收集整理互联网上的网页、图片、视频等内容
比如百度蜘蛛会将互联网的各种内容抓取回来并分门别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使用户能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到想要的内容
IP:是IP(网络互联协议)的缩写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地址,过去用于判断不同的访问行为属于同一个人(因为都是同一个IP记录产生的访问)
但由于各种动态IP和虚拟IP技术,用它判断用户人数已经很不可行
T:翻译为跟踪,就是数据分析工具跟踪用户各种行为的「跟踪」,用户所有的线上行为都可以被跟踪
监测这个词的「监」这个字,就是
而「测」,则是
所以监测这个汉语词,最准确的翻译就是
监测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其中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监测代码(),是一串可以发挥监测功能的程序(很多都是脚本语言编写,比如JS语言)
P:本意是像素,但是在监测领域,是(监测代码)的同义词
VAST:即DVAST
一种实现视频程序化广告的基础性协议
目前是.版本
P 流量与用户行为领域的名词 BR:跳出率
R:翻译为引荐来源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推荐你使用了某个产品,我就是引荐人()
而在数字营销中,是指那些给我的网站带来了流量的其他网站,通常这些网站上会有链接到我的网站的链接
如果没有做特殊的标记(如使用标记)或者不是特殊的流量源(比如搜索引擎),那么大部分的流量来源都会被监测工具记录为
R:指用户的留存
如何让用户能够留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E:没有特别合适的中文翻译,这个指标指的是用户在网站或APP上的交互程度或者参与度,可以由多个指标组合而成
比如一个网站有很多交互行为,包括下载文档、观看视频、等,那么会根据每个交互的重要程度给每个交互行为赋值,用户每完成一个交互及赋予相应的数值,这样可以判断不同类别用户的交互程度以及不同页面的交互差异
E和其他一些名词比如、、等相似,都是泛指性的名词
S:实际上和是一回事
本来,各类工具都是将用户的一次访问(网站)称为,但是随着的普及,听起来很别扭(因为我们都是),所以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就用代替
为了统一表述和,有些监测工具把改称
V:即访问
指对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通常以分钟为区隔
如果超过分钟在网站上没啥动静,则一次访问结束
D:翻译为直接访问,比如用户直接在浏览器输入网址访问,或者用户直接点击收藏夹里的网址进行访问,都会被记为直接访问
除了上述情况,从客户端聊天窗口或客户端的链接直接访问网站的也会被记为直接访问
E:退出,即用户离开网站或APP的行为,用户离开网站前的最后一个页面称为退出页(),离开APP时所在的最后一个叫做
P 策略与运营 A:泛指用户获取
在用户运营中使用的极为广泛,做任何产品的运营的第一步就是获取用户,比如在网页端的推广流量的获取、A推广中用户的下载等
G:目标,是想要达到某种效果,每个网站都会有一些作为目标的交互,比如点击下载说明书、登录、注册、提交订单等
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设定为目标,那么这里引出另一概念:转化()
每完成一次上述的目标,就可以认定为完成一次转化
KBR:KBR
关键商业需求
是一个企业商业目标中最关键的
KBR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其他目标,并且也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制定的目标,以及针对这些目标选用什么样的指标或KPI
KPI:KPI的缩写,译为关键绩效指标,是若干个用于衡量业务表现的最重要的度量
不同的商业目标,不同的业务,所对应的KPI不同
如何设置KPI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
P 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名词 DA:展示广告
展示广告主要指静态的图片广告、动画广告,以及富媒体广告(就是能互动一下的神马的)
这一广告形式与文字广告(就是文字链)和视频贴片广告形式是并列的不同类广告形式
B:广义上是图片或者动画展示类广告的统称
这个词的含义源于上街游行队伍中拉着写有标语的大横幅,后来扩展到互联网广告商,并与同义
P-:也叫-,即前贴片广告
就是视频播放之前的长达秒到丧心病狂的秒的视频广告
CF: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主要是在社交网站和APP上)是内容并列排列自上而下像瀑布流一般,而在信息流中插入跟信息内容形态一样的广告,这种形式就是信息流广告
NA:原生广告,通俗说是那些看起来就像网站或者中正常内容一样的广告
原生广告容易和信息流广告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原生广告可以采用信息流来实现,但不仅仅局限于此
R:人群触达
如果做互联网广告,能够让广告触达到多少人是广告主关心的
触达实际上等同于,所以它不是动词,而是一个名词,一个用来记录广告触及到了多少人的计数度量
C:人群覆盖
跟触达非常类似,只是它的含义更模糊一些
往往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希望到的人群是个亿,而实际到的是万,那么大约是%
C不是一个度量,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V:广告可视性
过去统计广告的曝光的时候,不考虑广告是不是真的被人看到了,所以有些广告处在一个很长的页面的第二屏或者更后面的位置,而某个同学只看了第一屏就离开了的情况下,这个广告其实是根本没有处于屏幕中的,这个同学根本看不到这个广告
在不考虑的情况下,这个广告仍然因此而有增加一次曝光(),而若考虑,这个广告不增加一次曝光
P-:点击前阶段
指流量入口(尤其是广告)在被用户点击之前(含点击本身)的相关用户行为及对应的营销监测与分析体系
P-:点击后阶段
指流量入口在被用户点击之后的相关用户行为即对应的营销监测与分析体系
F:作弊,也有更通俗的写法即,但特别指流量作弊
反作弊是-
另一个与类似的反面词汇是,即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之类的骚扰垃圾信息
C:特别难找到准确对应的汉语名词,大意是一次有始有终的营销活动
有始,是指营销活动是从严谨的策划和详细的执行计划开始的,有终,是指营销活动有清晰的执行结束的节点
所以心血来潮的营销「游击战」不能称为,那些几乎永远不停止的营销行为(例如SEM投放)也不能称为
A:受众
就是广告的阅览者
TA:目标受众
任何人都可能看到你的广告,但只有那些合适的人才会购买你的商品
所以,合适的人就是你的目标受众,是你最希望影响到的那群人
E:效果
这是广告主评估品牌推广类广告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
效果的含义比较广泛,在不同的目标下可能不尽相同
比如,能够覆盖到的人群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效果;或者,人们是否真正对你的品牌产生了认知()也被称为一种效果
类似的,人们也用来表示营销的好坏,二者是近义词,但又不完全相同
P更偏重有实际产出的具体效果,因此常常被翻译为「绩效」,例如产生了多少的,产生了多少的交易等等
因此,较为抽象,几乎只在品牌推广中被提起,而较为具体,在效果类推广中更为常见
E:效率,即达到某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包括金钱与时间)
品牌推广类营销常用,效果推广类很少提及
B:品牌推广
A:对品牌或产品的认知
做广告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意识到你的品牌或者商品的存在,说白了就是搏存在感
看看近期密集发布的在各个新闻、电商中频频发力,就知道对广告主有多重要了
B:消费者或网民对于品牌、产品等广告主在乎的事情在网上发出的各种声音
与IWOM是一个意思
B是苍蝇蜜蜂之类的嗡嗡声,无数网民每天在网上发出的各种意见,在上帝看来就像苍蝇蜜蜂般嗡嗡作响
IWOM:IWM的简称
即网络口碑
S:调研
这个词是一个有意思的词,主要在它的发音
作名词的时候重音在前——[ˈəːɪ],作动词的时候重音在后——[əˈɪ]
PR:通过互联网进行的PR
IP:IP,即知识产权
就是过去说的那些原创的,有知识产权的东西
现在天天出现在各种口语和报道中的这个词指各种在互联网上创作的内容
例如,我的这个公开课也可以称得上是IP
P酱的网红视频
当然也是咯
MB:竞价
搜索引擎PPC广告,或者RTB广告,都需要竞价
类似于拍卖,但需要在预置条件的前提下通过程序来实现
B:B即竞价者,在PPC广告范畴内,就是普通SEM的操作从业者
在程序化广告范畴内,一般就是DSP服务提供商
DMP:DMP,数据管理平台
程序化广告()中为实现定向受众所需要倚仗的数据平台
V:特指广告的验证
验证有两类,一类是验证广告是否真实被投放出去了,以及投放出去之后广告所处的环境是什么
什么是广告所处的环境
——对于PC上的广告而言,环境就是这个网站以及具体承载广告的这个页面
另一类是验证广告覆盖的人群的情况是不是跟预想的一样
P 效果营销领域的名词 CR:转化率
是指从流量到实际销售转化的能力
与ROI本质是一样的
只是ROI衡量的是现金(收入)对现金(支出)的对比,而转化率衡量的是销售的数量与进入销售漏斗的人数(或者次数)的比例关系
C和CR:客户流失和客户流失率
所有需要尽可能让用户反复购买(或付费)的生意,都有这个度量
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度量用来描述失去客户的情况
SERP:SERP
就是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页面
SQ:用户的搜索词
人们在各种搜索框(典型的如搜索引擎的搜索框)内填入的词,这些词可能很不结构化,且非常随意
而,则是使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广告主设定的关键词
K:使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广告主设定的关键词,较为结构化,较规范
这些词不可能穷尽用户的,因此搜索引擎会把用户的转变为与之最相近(不过是否真的是最相近,那就只有搜索引擎知道了)的,然后显示搜索的结果
OS:自然搜索流量源,即用户点击了自然搜索结果产生的流量,而不是点击了竞价排名(PPC)而产生的流量
AM:有时也就直接简称为A
这个词在国内没有对应的名词,在台湾被译作「联署营销」,但是这个翻译似乎仍然莫名其妙
A就是典型的代销模式——你的东西,我帮你卖,卖出多少,你给我按照一定比例提成
在互联网上,变成了我帮你引流量,我给你的流量如果有转化了,你给我提成
国内的亿起发、领克特等就是做的专门平台
EDM:EDM(电子直邮营销)的缩写,是利用电子邮件(E)与受众进行商业交流的一种营销方式,电子邮件营销是网络营销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种
P:绩效,即通过营销之后获得「战果」
ROI就是一种典型的,销售额之类的也是
GMV:GMV
这是电商经常会用到的词,书面是「毛销售量」,实际就是销售流水
当然,销售流水不等于最后赚到的钱
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GMV是流水,只要你下了订单,生成订单号,就算了GMV
而这个订单转化为平台的实际收入还会有、、这些流失量
下单以后后悔了取消订单,订单送到你面前了后悔了拒收订单,签收订单以后后悔了要退货(这个步骤不同的电商平台计算方法不一样,有的平台是不管退不退货都搜算进销售额中)
总之,人艰不拆,GMV数字大,好看,而且我们监测起来也最容易,所以这是最常用的
AOV:AOV
平均订单价格
M:变现
MRR:MRR,直译是每月都会产生的收入,实际就是用户要交的月费
比如我办了一个元的包月套餐,对于电信公司而言,我就给他们贡献了MRR元
P 移动端常用的 S:如果说端用来记录页面被浏览的次数,那么就是的页面,就是的页面浏览的次数
但因为没有这个东西,所以就用来表示
我也不知道应该对应什么汉语名词,或者应该用「屏显」
反正相信你懂的
DAU:DAU(日活跃用户数量)的缩写,通常统计一日(统计日)之内,登录或使用了某个产品的用户数(去除重复登录的用户),是用来衡量产品的用户粘性的重要指标
MAU:MAU(月活跃用户数量)的缩写,概念与DAU相仿,区别在于时间跨度
MAU除了能衡量用户粘性,还可以分析产品衰退周期
H:是HTML的简称
它实现的功能与F类似(用于实现动画和各种酷炫的人机交互界面等),但是比F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可扩展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为该技术是HTML的延展,而非如同F一样是一个单独创立出来的事物
目前各大互联网钜子们——包括A(F的所有者)——都已经加入支持H,H在移动端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F
ASO:ASO
狭义上指针对苹果应用商店的排名所做的优化工作
广义则指对所有的应用市场的优化
与SEO类似,都是排名优化,只是优化的对象变成了应用市场
LBS: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P 企业、组织机构与产品 GA:谷歌分析,简称GA,是全球用户量最大的网站和APP上流量用户行为的监测与分析工具
UA:谷歌分析的付费版,功能基本上差不多,但是数据量的限制等更少
GTM:GTM,是谷歌公司用于管理网页上各种广告、监测和分析代码的平台型工具
DCM:DCCM的简称(即新版DCA),DCM是一个管理及投放广告的全面解决方案,覆盖从广告策划、管理、定位、投放、优化到生成报告等
广告的和等几乎所有的度量,都可以通过它来进行监测
AW:全称GA,是谷歌搜索引擎的关键词竞价系统,按点击收费(CPC)
AS:全称GA,是谷歌推出的针对网站主(简称发布商)联盟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通过程序来分析网站的内容,并且投放与网站内容相关的广告
DAA:DAA,数据分析协会
美国的互联网营销数据分析行业协会,号称是全球协会,但主要章程和成员都在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较小
IAB:IAB,美国的互动广告局,也是类似于DAA的行业协会,主要领域是数字广告
这个协会在美国,但对全球数字广告的影响力巨大,尤其是标准和技术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B,作者宋星, 宋星先生系网站分析在中国(ID:)创始人,阳狮锐奇(PGVK)数据解决方案总经理,《网站分析星期三》(WAW)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