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即将站起来,跨入知识经济行列里
年的时候,我做网站运营将社区,打出了一个口号:拳打产品经理,脚踢网络编辑
运营网站经营范围
惹恼了很多人
一些产品经理不太高兴,说你一屌丝运营,有毛资格说我们产品经理;而一些网络编辑则是撒娇态,说我们小编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你也当过编辑,为啥还踢我们
运营网站排行
两个岗位的人,明显差异很大的态度,一个张扬,一个有哭腔
而我那时候正儿八经变成了一个运营人
我原来彻头彻尾是个网编,“脚踢网编”更多的是给自己励志;而“拳打产品”,完全是嫉妒心,因为产品经理当时的薪水正是水涨船高的时候
网站运营
高到什么程度:如果我的工资是郭敬明的话,那产品经理的工资就是姚明
所以,我怜悯网编,“羡慕”产品
那时候,网编虽已没落,但贵族气质还在,产品正当年,俯瞰天下,而运营,没身份可言
我来讲讲我的经历
编辑我念书的时候,受台湾意识形态广告的影响很深
我喜欢编书的感觉,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力点
但编书是个苦力活,身累脑也力,加班是常事,必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找到一本书的架构,我戏称目录为缝衣服的线,这条线能把散落的内容串成一本地摊书,售价元
比如《从计看管理》《中国式沟通》等
但是,依然难忘编辑岗
终于在年入行互联网重又拾起了网编的生涯
领导过来体察民情的时候,总会留下一句话:韩利,你辛苦了
我当初是很渴望让这句话变成“韩利,你辛苦了,马上给你加薪”
然并卵,因为在领导的眼里,我早已经变成了抓站软件
他的那句“你辛苦了”,不过是个弹窗广告,走到我这里是自动弹出的,很精准
后来,我觉得日子不能再这么厮混下去了,我应该做点什么
我很害怕
我有幸捡回一条命
因为裁员,我有幸在搬砖的基础工作上接触了更多工作
开始做一些新闻和策划一些专题和活动
我就根据这个词写了一篇小短评文章,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国民校草本人的警告,让我删掉文章,因为我在文章里加了评论,说这是炒作
后来我百度搜了一下国民校草这个词,发现我写的文章竟然出现在了头条上,而且好多转载的
我开始迷恋上了编辑的力量,每天盯着热点词来做文章,终于把网站流量从日均带入了日均+的境界
老板还正儿八经的给我封了个最佳员工,送了一个电饭锅给我,没涨薪
后来,我就开始研究网编这个职位,也开始学一些技能,比如,,,伪原创,SEO等
那时候网编们有自己的集会场所,也是网编情感交流的地方,叫鞭牛士
他们搞的网编训练营很火,每周四晚上总会搞一场网编知识类的沙龙
我偶尔去听,经常逛论坛
很有归属感
后来他们把论坛关了,我还正经的彷徨了一段时间
我的网站运营将社区就是模仿他们的
从这家在线教育公司出来之后,我正式失业
搜到一本书,就是《沸腾十五年》
网编们都是在地毯上走路的
当时就搜CB的招聘信息,看了好多JD,不招编辑,只有一个运营经理岗,当时我不知道运营岗是干啥的,就看JD里写的我都能干,力气活居多,就冒蒙投了,然后真的就中奖了
入职后说是做社区产品运营,一个针对IT人的SNS社区
后来又打听到说那些编辑记者每天都出去跑会,据说还有车马费,我越发觉得我应该混进编辑记者的队伍里
这个被访嘉宾叫周鸿祎
会后,大老板专门训话了:说公司要转型为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内容为中心
后来才知道,网编已经没落好久了
现在想想,我发现我总是赶不上形势:当网编没落,正准备交棒给产品经理的时候,我当上了网编
当产品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我选择了运营
这是我的一个悲剧,但是现在也没切断我做一个优秀小编的心
面试官说在公司薪资体系里,运营小编的工资最低,我说那还是给我个高级经理头衔吧,然后我做点小编的事
产品既然CB要转型为产品驱动型公司,我就开始钻研产品这个岗位
当时搜到的第一本书叫《就这么做产品》,是周宏桥老师的,看不懂
这里有个小插曲,年,公司邀请周老师给我们做了为期两天的产品培训,当时我是个小兵,没有我的资格,是我硬生生的攒掇一个有资格的朋友别去了,然后捞了一张票
他说:那就对了,这本书是写给高端人士的
后来买了本书,就是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王坚的《结网》
才弄明白互联网产品究竟是个什么鬼
看完书之后,我就回忆我原来当网编的工作,发现我也曾经做过产品呀
因为在第一家公司,我做过频道策划,做过销售联盟系统,这都是产品
所以,我其实是有过产品经历的,只不过那时候叫网站策划
当时我理解的产品工作就是画画原型,写写PRD,然后和技术、前端沟通,都是照抄别人的
现在,我才明白,产品不仅仅是原型,体现在骨子里的是用户利益体系的设计和业务价值的糅合
所以,我就开始深思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火的有点问题,我起了一个名,叫伪产品经理时代
产品经理往往受制于BOSS的约束,更多被沦为高衙内的角色
这些中小型企业,鉴于产品经理职务的牛市而聘请了价格不菲的产品经理,投入有限资源,经过缜密的产品逻辑、产品工程出炉的产品,放在互联网上,却鲜有问津
因为这些企业,用户基数不是问题、资本层面也正当受宠、资源充裕,能专门成立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研究部门,产品氛围业已形成,产品管理也日趋专业化
运营 因为有过做产品的经历,我发现搞产品不如搞运营有意思
我第一次搞足球活动,发了个论坛帖招募,然后在网站首页加了个入口,因为是新社区,需要从全站首页倒流过来
结果第一次足球赛全是马甲
我是背着领导造了假
这次批元,再买点奖品,比赛完了之后再聚餐,顺便做个调研
我很高兴,就又打给我的原同事,他说正好他们哈尔滨老乡在北京有个篮球队,多人,还有十几个姑娘组成的拉拉队
到时候都一起叫过来
当时办了四张酒席,领导边吃边和他们聊
不知道哪个人说漏了嘴,被领导识破了,瞪了我一眼完事
后来我去申请经费想再搞场台球赛
领导没搭茬
后来领导也觉得不搞活动不足以振兴论坛,就说还是搞线下沙龙吧
搞沙龙也一样,头两场很难,因为搞沙龙要照顾讲师的情绪,如果一场沙龙只来十几个人,那讲师也很没面子,所以我基本上也是每场都雇佣十几个朋友上来
晚上管一顿饭完事
当有了两场沙龙的素材呈现了,后来慢慢的就不用作弊了
当然,也因为我的一己之私,踏上运营行当后,没少背锅,由一个帅哥变成了一个屌丝
风水轮流转,虽然这句话只是个经验,也还有点道理
所以,“拳打产品,脚踢编辑”已不再是一个口号
运营职位已从卑微下贱中跳出来,跨入了知识经济产业的行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