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你的天使用户?
只有早日找对你的“天使用户”,才能迅速在初期获得起飞
网站运营的作用
年,阿北的豆瓣落成,他在当时的《读者》杂志上发出了一个小广告,从此豆瓣开始于它的用户共同成长,此后豆瓣成为PC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根据地,而他的前名员工都来自最早的一批用户
网站运营
雷军对团队的指标是:不花钱将MIUI做到万用户
第一批用户也让第一版小米在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迅速在年轻人之间传播
年,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通过微博邀请在北京的湖南人来他的店里吃牛肉米粉,这家店叫“伏牛堂”
张天一在第一批用户的群里发了一篇文章《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
张天一在一开始就认准这家店是给谁开的,所以伏牛堂就在越来越多北京的湖南人的支持下坚持正宗,拒绝“好吃”,发展壮大
在当今新商业时代下,“第一批用户”几乎决定了一家公司是否能够获得健康快速的成长
谁能最快地与目标市场交上心,谁就能获得来自市场的帮助,帮你一起打磨产品,帮你建立口碑传播
对于“第一批用户”有很多种说法,典型的有初始用户、种子用户和天使用户
这三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更为细致的差异,如图:简单介绍一下这张图——初始用户:最早愿意来的人
他们往往是具有很强好奇心特质的一群人,他们非常关注新鲜事物,也会乐意到处搜集,如果发现不错的东西还愿意告诉身边的朋友
他们会乐于尝试使用,但不一定会形成稳定的使用习惯,所以不一定是种子用户
这是你真正的目标用户,因为你的产品或服务恰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或让他们暂时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不过种子用户一旦发现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替代品,大多数还是会马上转换阵地
你看,这样一细分,就能很容易明白即使是第一批用户,我们也应该区分对待,做到各尽所能
如果混为一谈,那么就很容易浪费了来之不易的第一批用户的潜在价值
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模板:精明的大佬们在分享如何借助“天使用户”的力量时都不会说得这么细致,因为那些对他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提供无私帮助的真正的“天使用户”才是他们真正的秘密财富
所以大家如果只知道表面道理,就很容易进入以下两个误区:只关注初始用户,忘记维护种子用户,导致容易受前者舆论影响,但后者实际问题得不到关注,造成后者流失
除此之外,传统的卖货思维也会把这件事搞砸
一位做电商的朋友,手里有些微博大V和群的资源,他给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根据目标用户选择一些微博大V和群来一起合作,通过他们来发布新产品消息,帮忙召集第一批天使用户
但这么做并没有发挥出天使用户帮助企业搭建自有用户渠道的效果
用下面这个图表示会更清晰一些
那位电商的朋友选择的方法A,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天使用户在B中担任的团队与市场之间“桥梁”与“杠杆”的角色
那你为何还要为“距离”付费呢
阿里巴巴对于新零售的定义是从消费者销售商品转向服务消费者,说的也是从客户到用户的意思
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趋势,那么我们最后在来一起归纳下这其中最关键的天使用户的画像与使用方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