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网站运营
达到成功是有方法的,选对了方法和原则就能成功
一、惯常的思维遇到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培养新的习惯来应对
、缺乏人生平衡,用王导的话说就是每天陷在与无意义的人的斗争中,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关键在于能否懂得轻重缓急,并能抓住生活的重点
、“我的定位在哪儿”——总奔着独占鳌头和竞争,但是忽略了“双赢”是可以取得的
短期看,股票市场就是零和游戏,但是长期看来,股价是经济成长的红利,就不是零和游戏啦
、渴望理解,人家在表达的时候,你更多地想自己的回答,无法专注聆听
二、善用这本书、以教师的角色阅读,要能叙述,要有心理准备,和自己说小时候我要和别人分享这个书,那你读书的效用就会高很多
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
“对自己要有耐心,因为自我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
虽然这需要长时间下功夫,但是必定会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
”这不就是笑来老师说的要做进取型人才嘛,要有耐心,嗯,伟大的人想的都一样
、七个习惯中三个是提高自信,三个是追求公众成功,第七个习惯是加强前六个习惯
三、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我坚信作者这段表述太正确啦: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
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善意的,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对你释放善意,你觉得你是成功的,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在证明这一点,就是自证预言
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不证自明
这些正确的思维方式,坚守的“原则”就是人类历史上颠扑不灭的真理,即是灯塔
、三类资产资产可以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产三大类,金融资产的本金就是产能,要想获得更多的产出,必须投入更多的本金
另外他也选择了那位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案例,这让我窃喜地坚定相信所有伟大的人都看过相似的书,比如李笑来,比如这位作者,比如J桑,让我乐会儿
然后在“爱你的妻子”的案例中,我仿佛又再看了一次《非暴力沟通》,“爱”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这也是吸引力法则和武志红的书里提到的,由内而外的改变,你自己改变了,外界的环境才会变
积极主动也体现在许诺和信守承诺上,主动担当,达成目标
”这个习惯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意识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习惯二的应用:明确目标是啥
然后随时提醒自己我做的事情是否违背了我的目标
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而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一次是智力上的创造,第二次是体力上的
最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越看不见的时候越需要信仰
也就是在看不见的时候,要有我能做到、且做得好的想象力
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究竟在追求什么
”涉及安全感、目标方向、力量、智慧四个维度
动用你的想象力,换个思路,开动脑筋,想象每一个细节
”一旦想到自己的生命只有短暂的几个月,吵架、仇恨、羞辱和责骂就都变得微不足道了,而原则和价值观却变得无比清晰
写下你的个人使命宣言,记载下全家的共同定下的原则
)组织的使命宣言,IBM的三大原则:个人尊严、卓越和服务
公司的使命让员工参与,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向心力和热忱
)习惯三是关于第二次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是对习惯一、二的实施、执行和自然表现,它要求我们运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目标,即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
把大部分时间放在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上,忽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B越是紧急的时候越跑去下载难下载的电子书,很多都没看
必要时,应该不卑不亢地拒绝别人,在急迫与重要之间,知道取舍
)安排进度,每日调整,付诸实践,有效授权,明确奖惩
)双赢协议意味着自由,但必须以诚信作为支持,否则即便已经签署,也只能半途而废
)实现双赢的四个步骤: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
在你能够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
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够抛开个人经历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统合综效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也是前五个习惯的整体表现与真正考验
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以双赢为目标(习惯四),尊重对方感觉(习惯五),以习惯六为交往方式来应对阻力,一定可以找到让每个人都受益的第三条道路
()敞开胸怀,博采众议,能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A低层次沟通源自低度的信任,步步设防;B互相尊重是中间一层的交流方式,双方礼貌,但不为对方着想;C高信任的沟通以双赢为目标,只要用心尝试和努力,通常都会达到更有效的妥协
沟通层次模型()寻找第三条道路,缺乏安全感的人认为所有的人和事都应该依照他们的模式,所以要拟定消除分歧的第三种解决道路
()尊重差异,重视不同个体的心理,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习惯四、五、六的成功关键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情感问题,与我们个人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习惯七就是个人产能
精神:如果你能够在这些战争中获胜,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平息下来,就会感到一片祥和,并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心理暗示力、祷告)智力:不断学习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来实现
通过写作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准确和连贯
这句话太耳熟了,笑来老师就强调通过写作来进行思考
歌德(G)说:“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
以他的潜能和应有成就期许之,他定能不负所望
”不断更新的四个方面本书的七个习惯也唯有在身心平衡的状态下效果最佳,因为每个习惯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和习惯六);越是改善培养独立性的习惯(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
PS.润总在《五分钟商学院·个人篇》中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史蒂芬认为,有三个习惯有助于实现独立:积极主动,就是从“我不得不做”,变成“我想做”;以终为始,就是“先在脑海中构建未来,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未来”;要事第一,就是“多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减少紧急的事情
第二,从独立的“个人成功”到互相依赖的“公众成功”阶段,史蒂芬认为,有另外三个习惯有助于实现互相依赖:双贏思维,就是“只有我成功不够,你也要成功”;知彼解己,就是“比被别人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别人”;统合综效,就是“你相不相信可以和竞争对手共赢除了以上六个习惯,第七个习惯则是“不断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也是我参加过最好的一次培训,史蒂芬影响了我的一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思维导图作者:PKU王彩凤链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