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玮冬运营手记|用户运营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分级,分类,分阶段
网站运营用户运营
网站运营
我认为这是用户运营中最重要的行动框架,也是指导我们做出真正的用户运营,甚至是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所在
我再次强调,本篇文章,不会涉及到用户增长方面的内容
知乎产品的核心就是优质的回答内容,所以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回答问题数量越多,回答质量越好,以及同时还有其他重要特质的答主(比如说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等),这样的答主会迅速的被系统或者运营人员抓取出来,给他们打上“A”级的标签,并对于他们进行重要的资源倾斜(比如更多的曝光量,更多的分发量,或者变相的金钱,物质,荣誉激励等)当然,当收拢了“A级”答主后,并不代表就放弃其他的用户
比如一些答题量少,或者答题质量稍差的用户,在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归为“B级”标签,这样的用户同样会给到相应的运营策略,比如稍微偏少的曝光量和分发等等,以此来促进“B级”用户答题的热情
以此类推……以上只是我拿知乎举的一个小例子,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可能知乎的运营并不是按照我上面的设想去操作,可能他们有更高级或者更混沌的用户运营逻辑
然后,对于不同的分级用户,你要用不同的用户策略去进行运营
比如某小型电商平台,他们会将在平台内购买过万元以上产品的用户都拉到了一个个群,建立很多用户小社群,每次一搞大型的促销等等,就会在群里发放优惠券
这既是给老用户,高价值用户的真情回馈,也是用户的分级运营
再比如某手游,将所有土豪大户挨个加,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贴身去服务,第一时间解决土豪玩家们的BUG反馈,游戏装备开发等问题
而阿里为了将优质的大型正规商家和中小草根卖家区分开来,更是在淘宝的基础上打造了出了天猫这一平台,这绝对算是战略层面的用户分级运营了
那分级运营只能用作内容生产者,商家等等这些产品里的“生产者”吗
比如如果该用户每天都要使用此资讯类APP,并且阅读内容篇数达篇以上,那可以姑且判断他是产品的深度使用用户,忠实用户
举个小例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APP推送
各位读者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你重度使用的资讯类APP收到的推送很多呢
而如果用户很久才打开一次该内容APP,那自然不会向他推送过高的频次,因为用户对该APP并不够忠诚,一旦推送过多,那他可能就会直接卸载掉了
这个例子很简单
那电商类产品我想就更多了
比如在电商行业,对于长期稳定购买的忠实顾客,该顾客在分级中会被划到较高的级别
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该顾客一定会很少得到优惠券
是的,越忠诚的顾客反而得到的优惠券会更少……想想也可以猜到,因为既然顾客已经对产品有较高的忠诚度,所以给他发优惠券的意义已然不大,反而会降低销售的利润
比如我见过有的电商平台会给越忠实的顾客送更多的优惠券,有的内容APP打开次数越少,收到它的推送就越多……这样反其道运营的策略也是有的…….但无论用什么样的策略,都是建立在能将用户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级归类,并针对不同的分级用户,进行不同策略运营
这才是用户运营的核心所在
我们都知道用户有很多主动,被动的操作行为,比如说地理位置,型号,注册时间等等,这些都是被动操作行为
包括使用时长,活跃时间,使用频次,点击次数,阅读分类,购买商品价值,购买频次,够买类型,打卡意愿,活动参与频次等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用户的操作行为也是千差万别
但无论如何,用户的操作行为正是体现出了他们的诸多特征,也为我们的用户分类,以及分类后的运营策略,提供了众多执行的依据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稍微大开一下脑洞就会想到很多
比如用户的使用频次超高,产品灰度的时候会优先拿这些用户来测试,以收集最直观的反馈;比如用户参与的活动频次超高,那很多活动会优先推送给这些用户,收集第一手的BUG以及参与意愿;比如用户阅读的趋势集中偏好于某一类内容,那我们的运营策略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内容供给;比如A类用户经常白天打开APP,B类用户经常夜晚打开,那两类用户收到的推送时间理所当然不一样;再比如A类用户喜欢体育内容,B类用户喜欢娱乐内容,那两位用户收到的推送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比如A类用户在北方,冬天收到的产品推荐是棉服,B类用户在海南,收到的产品推荐是休闲服等等等等,这样的例子一深挖的话不要太多其实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分类,也等于在为用户打标签,做用户画像
从游戏最早的下载,首次登录给到的奖励,首次操作给到的奖励,首次充值给到的奖励,以及后续一系列任务奖励,升级奖励,直到用户最终流失,众多游戏类产品都有着自己非常成熟的打法和体系
如果想做精细化的用户运营,首先产品本身要能完成用户数据闭环
这就排除了大部分公众号,第三方平台号等等
因为他们没法做到用户数据,操作行为的完整监控,筛选,与区分
当然,尽管如此,还是有众多的运营朋友通过建群,群等社群,来变相的做用户运营,虽然也能达到基本目的,但毕竟太过于简单粗暴,长久停留在这种拉人,拉群,做客服的手工作坊形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内容会发现,其实用户运营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运营策略的排排列组合,需要不断的调试,测试,修正,再来
然后就是用户运营牵扯的业务层面比较复杂,很多用户运营策略的执行需要联动技术,产品一起来做,但很多入行~年的运营人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就会在执行端大打折扣,反应出来的直接情况就是策略推不动,执行不下去
最后就是很多用户运营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少非常规范的打法
今天只是浅谈了一下用户运营的整个思路框架,未来我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实操性内容,帮助大家在框架的基础内完成落地
用户运营的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END -